相比於主打紅色的侍衛親軍,羽林騎人如其名,以白為主,白色的戰袍,清一水兒的白馬,再加上頭盔上插著的白羽,似乎他們就是從數百年前穿越過來的大漢羽林,又似乎是那一支曾經縱橫江北、所向披靡的白袍輕騎。
羽林騎的人數不多,畢竟今天京城的內層戒備還得依靠他們,所以隻抽出來兩百騎兵在前開路,但是這氣勢已經十足,更不要說他們身後真正唱主角的侍衛親軍。
建康府已經是萬人空巷,原本寬闊的天街上擠滿了人,百姓們並沒有爭搶,而是一個個踮起腳尖看向前方。負責維持秩序的將領也都下令讓士卒們將原本橫著阻攔人的長槍豎起來。
天子腳下從來不缺熱鬨看,但是這登基典禮畢竟也不常見。幾個月之前陳叔寶固然是來了一次,但是那一次戰雲密布,典禮實際上進行的非常草率,而且那個時候在前麵開路的虎賁郎和羽林郎,哪裡比得上今天這羽林騎和侍衛親軍。
一個個戰馬上直視前方的將士,都是百戰餘生,隻是這麼挺胸抬頭向前走,就帶著凜然殺氣。
新朝新氣象啊,一些經曆過將近三十年前改朝換代的老人心中都忍不住感慨。
隻是不知道這個新的王朝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真的能夠為已經在亂世和戰火之中掙紮了三百年的人們帶來和平?
“據說南朝盛年,台城的百姓人數能夠達到百萬?”李藎忱坐在車駕上,看著已經出現的大司馬門,而道路兩側的百姓同時匍匐在地,山呼萬歲。
坐在他旁邊的樂昌低聲說道:“沒錯,當是的建康府號稱天下第一大城,當然不是自吹自擂。隻可惜一場侯景之亂,江南受傷深矣。”
李藎忱微微頷首,卻沒有多說,到南朝全盛的劉宋和南梁時代,南朝人口將近千萬,可是現在在南陳的戶籍上有記載的人口也隻有兩百萬,加上那些沒有戶口的以及山野之中的人,也就是五六百萬的樣子——這在古代統計戶口的時候非常常見,因為官府隻統計有田畝或者固定住所的人,很多奴仆、商賈、工匠等等實際上都不在統計的範疇之中,但是從這個人口斷崖也能夠看出來侯景之亂對於江南的影響。
而李藎忱麾下的其餘地方,巴蜀、西北和荊州等地也因為連年的戰亂人口不多,按照未來主持戶部的駱牙之前給出的大致統計數據,李藎忱麾下的人口也就是七八百萬的樣子,不過隨著這些年北方戰亂加劇,不少北方人南下,所以人口應該可以穩定到九百萬左右。
可是北朝呢······即使是經過連綿戰亂,北朝人口也應該是現在南方的兩倍,當然這是北魏還沒有分裂時候的數據,等到北周和北齊分家,雙方來回拉鋸,洛陽等中原人口密集地區都已經變成了空城,所以人口或許少一些,也應該有一千五百萬。
這就是赤果果的實力差距啊。
不過李藎忱也沒有辦法,隻能繼續挑撥北方的矛盾,但是隨著李藎忱登基稱帝,他割據南方已經成為事實不說,北周分裂的兩股勢力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可以想象他們接下來應該不會貿然發動大戰了,李藎忱這個漁夫在旁邊看著,鷸蚌相爭就很難了。
為了以防萬一,李藎忱已經讓楊素和李淵前往天水然後南下漢中,之前借助和蜀漢的貿易渠道,楊素已經把兩大家族的人多數轉移到西北,對此楊堅倒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有著曹孟德一樣狡猾和雄心的梟雄,當然知道與其留著這兩個家族在長安城中作為未知的變數,還不如把他們攆走。
這雞肋雖然棄之可惜,但是總比食之無味又占肚子來得好。
第一千六十三章
按照李藎忱的安排,楊素和李淵會南下建康府,畢竟新組建的朝廷可不能少得了楊素這樣的人才,而李淵······李藎忱打算把這個家夥放在眼皮子底下,否則真的不放心啊。
未來的路,更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