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069 字 10個月前

李藎忱有些驚訝的看著沈婺華,換句話說這就是“外儒內法”的施政方針,用法律在製定底線,用道德和教化來提升百姓的整體素質以讓他們遠離觸碰底線,進而達到社會的和諧,在曆史上,隋唐時期朝廷就已經開始研究並且頒布成文的典律,雖然在表麵上還是以儒家學問治國,但是實際上已經演變成了外儒內法的格局,而這樣的格局一直延續到了明清。

對於現在這個在亂世之中摸索著前進的時代和時代之中的人們來說,這實際上也算是一個新鮮的想法了。要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中,這樣的想法最終落實到朝堂上,也是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

也難怪一向眼高於頂的隋煬帝,對於沈婺華也頗為青睞,這個女人顯然並不僅是簡簡單單會做一些幽怨的詩詞罷了。

“有趣,”李藎忱笑了一聲,也讓沈婺華輕輕鬆了一口氣,“那你認為商君之死,是自作自受,還是令人惋惜?”

沈婺華怔了一下,李藎忱的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很刁鑽了,站在她這個角度必須得謹慎回答:“奴婢以為······從秦國的角度來說,商君之死的確令人惋惜,因為君臣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亡名臣,對於當時的秦國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是當時的秦惠王想要安撫那些國內的老舊貴族,並且樹立自己的權威,商君又是不得不除去的人,所以秦惠王必然也有自己的無奈和不得而為之。而對於商君本身來說,死於自己製定的法律,又何嘗不是為自己的信仰而死,更應該算是一種殉道,對於他本身,一個以傳播法家、弘揚變法為人生目標的人來說,改變了一個國家、又死於自己的理想,算得上死得其所。”

“好!”李藎忱撫掌笑道,“說的有道理,好一個死得其所!”

沈婺華急忙俯首:“奴婢不過是胡言亂語,陛下恕罪。”

“不同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本身也能自圓其說,沒有什麼錯誤,”李藎忱笑道,“何錯之有?”

頓了一下,李藎忱敲了敲那《商君書》:“更何況在朕看來,商君一生波瀾壯闊,最後之死或許有些可惜,但是也的確是死得其所,更何況這並不妨礙他之後依舊為後人稱道,甚至流芳百世。”

沈婺華驚愕的看著李藎忱,陛下很年輕,所以很多新穎的想法他願意去思考,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沈婺華怎麼都沒有想到,李藎忱竟然還願意附和甚至是接受自己的想法。

這讓她有一種隱隱找到知音的感覺,這種感覺比當初在小樓之上李藎忱吟出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時候還要強烈。

十年冷宮,對於沈婺華的傷害無疑是沉重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