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這麼直率的拒絕陛下的,應該也就隻有陳智深這等人物了。
“也罷,明天早上朕再去軍中轉轉,”李藎忱也不攔他,隻是笑道:“不過朕的賞賜難道你打算不要了?既然不留下,那就打包帶上,朕讓他們多準備點兒,給軍中的將領們也都分一分,另外告訴將士們,拿下長安之後,朕會請他們吃酒!”
陳智深鄭重一拱手:“臣,謝陛下!”
李藎忱轉眼看向楊素等人:“怎麼還不走,你們都是用了晚膳來的,彆以為朕不知道,難道還等著朕請吃宵夜?”
眾人莞爾,紛紛告退。
而李藎忱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幫家夥保不齊心裡還真是這麼想的。
或許是因為自己平日裡對他們太好了。
——————————-
雖然事發突然,但是楊素他們來的都挺快,所以從商定到最終決定實際上都沒有耗費多少時間,現在連亥時都還沒有到。
李藎忱打了一個哈欠,這幾天舟車勞頓,實際上他也沒有多少好好休息的機會,這還是已經有很多事情都已經被楊素他們分擔掉了的情況下,畢竟李藎忱組建太尉府的本意也是為了組建一個類似於後世參謀部的機構,來幫自己分擔一些戰略上和戰術製定上的壓力,畢竟李藎忱身為皇帝,既要處理民政,又要處理軍事,實在是沒有這個三頭六臂的本事。
他可不想和雍四爺那樣勤政,結果到頭來十三年的在位時間夾在兩個六十多年的皇帝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了。
實際上現在除了對外的軍事之外,也沒有多少是需要李藎忱操心的,全國上下都忙著夏收和為之後的秋收做準備呢,溫飽至始至終都是人們關心的頭等大事,即使是對外的戰爭,在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溫飽的情況下,都變得無足輕重。
所以在收割糧食的時候,是不會有人鬨事的,再加上今年也沒有旱澇災害和蝗災,一切都算平安。對於這些地方民政的處理,有顧野王等人坐鎮朝廷,李藎忱倒也放心,畢竟真的要說處理民政上麵的經驗,李藎忱自問是比不過這些老臣的。
年輕人需要奮鬥,但是偶爾也要偷個懶、耍個滑頭。
既然沒有那麼多奏章需要處理,那李藎忱不介意自己早睡覺。剩下的十來本既然沒有標注為加急,那就留到明天。
休息好了也是對大漢的穩定負責嘛!
天色已晚,庭院之中也已經空空蕩蕩了,其餘屋舍院落之中的燈火也逐漸熄滅,隻剩下來往巡邏的侍衛們的腳步聲。這腳步聲顯然會讓人更加心安。
在外不比皇宮內院,皇宮內院高牆深宮,所有的出入口都在掌控之中,侍衛們就算是不入內廷,也能確保內部的安全,畢竟又不會真的有如影視劇之中那樣能夠飛簷走壁的刺客。但是在這襄陽行宮之中自然不一樣,侍衛親軍不敢放過角角落落。
“參見陛下!”帶隊的仗主看到了李藎忱,急忙行禮。
“平身,辛苦了。”李藎忱微笑著說道。
“謝陛下!”年輕的侍衛們一齊拱手。
“你們是從哪裡調過來的?”
“回陛下,屬下等半個月前從西北靈武軍中劃歸侍衛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