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隋王,隋王呢?!隋王在哪裡?!”
這個問題讓鄭譯有些遲疑,不過他還是很快就想到了答案:“隋王正在趕來平叛的路上,還請陛下······”
“朕不信!”宇文贇大吼一聲。
韋孝寬,梁士彥和李穆都是什麼人,宇文贇可並不是不清楚。
北周在長安東側和長安城中的軍隊基本上都掌握在這三個人的手中。現在他們都造反了,說明什麼?
說明楊堅肯定已經沒有力量再控製全局了。
手中連可動的兵馬都沒有,楊堅用什麼來平叛?
三寸不爛之舌麼?
“陛下!”鄭譯也急了眼睛,這位一直渾渾噩噩似乎已經認命的陛下,到底要鬨哪一出?
“你們都退下,讓隋王來見朕!”宇文贇卻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一下子抄起來旁邊的凳子,一通舞動。
一時間禁衛們也沒有了主意,同時看向鄭譯。
鄭譯咬牙,他並不相信皇甫績他們能夠阻擋太長時間,現在也不能和宇文贇墨跡了:“拿下!”
“拿下!”一聲暴喝同時在鄭譯的耳邊炸響,緊接著他感覺胸口一陣涼意。
他勉強低頭看去,一把劍已經刺穿了自己的胸膛。
而殺死自己的人是那麼的熟悉。
“劉······昉······”鄭譯的嘴角冒出鮮血,艱難說道,“為何······”
楊堅手下的文官雖然都更年輕一些,但是多數都是一路追隨楊堅拚搏走下來的,這其中跟在楊堅身邊的陰壽和骨儀是充當智囊的人,而剩下的鄭譯、劉昉、皇甫績和柳裘因為都以內史大夫的身份進入朝堂中樞,所以又被人稱之為“四大夫”,是公認的楊堅文官集團之中的骨乾。
這一次也是皇甫績和柳裘帶著人去拖延時間,而鄭譯和劉昉則過來帶著宇文贇轉移。
鄭譯怎麼都沒有想到,關鍵時候竟然是劉昉對著自己來了一劍。
一直跟在鄭譯身邊沒有說話的劉昉,此時冷笑道:“某早就已經看不慣叛賊楊堅所為,這麼長時間忍辱負重、虛與委蛇,就是為了等到現在可以解救陛下!”
鄭譯瞪大眼睛:“沒想到······啊!”
鄭譯並不知道,曆史上在隋朝建立之後,正是宇文忻、梁士彥和劉昉三個人一起密謀反叛,恢複北周,隻不過事情敗露,三人同死。而現在劉昉就已經和梁士彥、宇文忻兩人保持密集的聯係,隻是比較隱蔽不為人所知罷了。
這一次進攻宮城,梁士彥也是做了充足準備的,宇文忻和劉昉自然也都沒有繼續藏身下去的必要了,正是裡應外合一舉成功的好機會。
劉昉抽出了劍,鄭譯的鮮血斑斑點點灑滿他的衣服,而他對此置若罔聞。此時旁邊歸屬於劉昉的禁衛們也都三下五除二拿下了鄭譯的親衛,剩下的禁衛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