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現在坐擁東南到西北的九州三分之二的土地,歲收自然也已經不是一個小小的關中能比,不過李藎忱對於楊堅還能給自己剩下這麼多還是很意外的。
至少比什麼都沒有來得好。
“另外內庫之中應該還有錢以百萬計,再加上周邊各營之中的糧食,最後統計出來的應該有錢五百萬,糧五萬石以上。”陳叔慎緊接著說道,宇文家的小金庫裡麵可是錢財一點兒都不少,這還不包括沒有統計出來的那些金銀珠寶,另外楊堅的隋王府現在也沒有查抄。
有的陳叔慎忙活的。
“戶部辛苦一下,儘快清點。”李藎忱微微頷首,倒是沒有想到自己在長安城中的收獲還不小。
實際上這也並不是預料不到,畢竟楊堅是下定決心要步步後退,最終和李藎忱圍繞長安城展開決戰的,如果背後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撐,楊堅可沒有本事和李藎忱較量。
所以楊堅必定還有所保留,國庫是一方麵,李藎忱甚至懷疑隋王府邸之中可能也還有不少。
既然是要當梟雄,自然不可能大公無私。
“即刻查抄隋王府。”李藎忱沉聲說道,他自然不會和楊堅客氣,“太尉府配合戶部,把所有楊堅從黨一並查抄。”
李穆等人兵入皇宮,楊堅殘黨,諸如皇甫績等人不是被抓就是身死,對於省下的楊堅從黨,李藎忱也沒有打算放過他們,因為放過他們自然也就是對李穆等人的不負責任,畢竟雙方已經是仇敵,李藎忱如此為之倒有幾分要故意惡心李穆和韋孝寬他們的意思,必然隻會引起更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煩。
“臣遵旨。”楊素和陳叔慎急忙應道。
李藎忱緊接著說道:“朕剛才入長安城,已經概觀長安之氣象,漢末舊城,久經戰火,街道汙穢不堪,屋舍破敗年久失修,難以稱之為關中之雄城,天下之腹心,不知道諸位卿家對此如何看?”
這個問題一下子讓在座的人們緊張起來。
李藎忱入長安,實際上就帶著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大漢的都城有沒有必要從建康府遷移到長安。畢竟建康隻是公認的東南偏安之處,而長安才是真正的大漢皇權象征。現在既然李藎忱擁有了長安,那麼自然就應該以長安取代建康。
不過這樣自然也就等於觸犯了東南士族的最根本利益。
東南士族的根基都在建康以及建康以南的吳郡、會稽等地,一旦大漢的政治中心北上,自然而然也就會製造出來政治真空。近水樓台先得月,這無疑就便宜了西北世家和最主要的關隴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