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李藎忱都要做好宇文盛和梁睿隨時都有可能站到宇文憲那一邊的準備。
現在隻是因為秋收臨近,所以大家還不著急大功乾戈,但是秋收之後,很有可能會爆發大戰。
這一點,現在的大漢文武上下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而因為裴子烈和蕭世廉都不在,所以長安城中自然而然也就是楊素居中主持工作,這個年輕人本來就是穩重並且足智多謀之人,現在經過長期的曆練,更是已經能夠承擔起了重任。
朝中文武對這一點自然也都看在眼裡,大家心中清楚,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顧野王走後,十年之內,楊素應該就能坐到宰輔的位置上。
而東南士族對此雖然不滿,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即使是他們年輕一輩之中的佼佼者,諸如徐德言等人,要真的說治國理政的本事,也的確不是楊素的對手。
不怕彆人有才,就怕彆人有才還比你勤奮。
這就是現在楊素讓很多想要超過他的人無奈的地方。
因此當李藎忱看到楊素很明顯的黑眼圈的時候,自然就知道這個家夥肯定一晚上都沒有睡。
相比之下,李藎忱都有些羞愧了。
自己昨天晚上雖然睡得時間也不長,但是可是把陳月儀折騰的連床都起不來。
難怪當年天朝太祖會發出“三天不讀書,趕不上***”的感慨。
自己的手下都是這樣的妖孽,的確一會兒不努力就有一種難以統帶他們的感覺。
輕輕咳嗽一聲掩飾自己心中的愧疚,李藎忱吩咐黃琦:“去給楊愛卿準備一些雞湯補一補。”
黃琦急忙答應。
後宮妃嬪們並一眾婢女內侍都沒有趕到長安呢,所以黃琦這個秘書監自然而然的兼任了大管家的職務,而一向覺得自己在陛下麵前無足輕重的黃琦,對於這個任務可是一點兒都不反感。
說起來這實際上也是楊素的帶動作用,這些年輕人們在發現楊素的快速上升乃至於青雲平步之後,也都想要通過努力以獲得李藎忱的賞識,也早一日實現自己位極人臣的夢想。
當然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李藎忱和弘農楊氏之間的關係,而李藎忱現在也的確沒有必要再點破這層關係的存在,因為對於現在的他或者弘農楊氏而言,實際上都已經找到了最好的相處方式,李藎忱不需要再通過弘農楊氏的血脈來證明什麼,而弘農楊氏也沒有必要通過把自己升格為皇族來穩固地位。
有的時候皇族可不一定就是好身份,尤其是等到王朝的發展穩定下來之後,皇族子弟很有可能反而成為朝廷的心腹之患,並且失去了掌握權力的機會。
對於弘農楊氏來說,他們已經並不傾向於把自己完全變成大漢皇族,而是想要把自己定位成大漢最忠實可靠的臣子,隻要雙方的血脈聯係被兩個家族之間知道並且認可就可以了。
而對於李藎忱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種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李氏皇族也需要有一個絕對忠誠的幫襯,通過血緣關係為紐帶連為一體的弘農楊氏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之後為了加深這種關係,李藎忱和楊素之間肯定還少不了有各式各樣的聯姻和賜婚,但是至少李藎忱沒有想要娶弘農楊氏女子的意思,他可不想近親結婚鬨出來什麼岔子。但是再到自己的下一代,或許可以考慮一下。
而今天李藎忱召見楊素,實際上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