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329 字 10個月前

梓潼老君山,也就是後世的綿陽江油老君山。李藎忱還記得後世就曾經在這裡發現過大量古人開采硝石的痕跡,而老君山這個名字也不用說,肯定和這裡的硝石也有一定的關聯。

李藎忱當初還在蜀中的時候,就組織了當時很多工匠去向南和向深山之中尋找礦產,也因此之前大漢就在南中發現了銅礦,現在終於又在川蜀境內發現了硝石礦。

有了礦產的支援,至少現在工部也能夠穩定地保持火藥的產量了。

尤其是隨著大漢向前擴張的腳步,工部自然也就能夠有機會找到更多向前進的機會,主要便是探索這些珍貴礦產的機會。

實際上硝石也並不隻是在開始製造火藥之後才為人所知,古人也有使用硝石的記載,範子計然就曾經說過“硝石出隴道”。隨著大漢完成對西北的蠶食,工部的觸手自然也要在之後向西北延伸,到時候硝石的產量倒是不用擔心。

說來有些丟人,之前工部獲得硝石,都是通過挖廁土的方式。廁土,顧名思義就是廁所裡的土,準確說是廁所牆根的土。鹽堿地上的廁所——主要是指那些旱廁,當然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都是旱廁,城裡用的是便桶,和旱廁是一個道理——以及老房子牆根土一般經過熬煮可以獲得硝和鹽,其中硝可以用來製作火藥。

當然了這個過程會散發出來很多奇怪的味道,尤其是廁土,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澱”,味道可想而知。

因此工部的火藥工坊一直在深山之中,也不僅僅是為了保密,更因為這個味道實在是令人難受。

現在終於找到了大型的硝石礦,總算是解決了工部缺少硝石這種最基本原料的問題,至少不用吳憑帶著人去挖廁所了。

相比之下黑火藥的另外兩個原材料,硫磺和木炭,倒是非常容易獲得。且不說木炭了,硫磺也不是什麼問題了,中國古代就有開采硫磺的曆史,而即使是到了後世,華夏也有著在世界範圍內都可以稱之為豐富的硫磺礦,在這上麵根本不用李藎忱為工部操心。

對於現在火藥的產量,李藎忱還是很滿足的。

一千斤對於整個大漢來說,也不算非常多了,不過一切都剛剛開始,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穩紮穩打。

“火藥非常危險,要保證提煉出來的火藥的安全。”李藎忱沉聲說道,“朕不需要那麼著急的提高產量,而是要你們能夠確保不會出現任何因此而產生的傷亡和損失,到時候無論是朕,還是工部的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給朝野交代,明白?”

“臣明白!”吳憑肅然。

火器的存在對於天下大多數的人來說都還是秘密,甚至就算是他們知道有這種東西的存在,也不明白為什麼這一個金屬管就會突然發出光和電,甚至還有滾滾濃煙,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將其看作是天神下凡,十有八九便是傳說中的雷公電母來到了凡間。

一旦火藥在生產、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也必然會引起民間的恐慌,甚至會有人認為是不是老天爺要懲罰大漢和李藎忱。到時候且不說火藥出問題會造成什麼樣的物質損失,對於李藎忱的威信和大漢的統治自然也都不是什麼好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