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遲迥的確很頭疼,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敗得稀裡糊塗,更因為蕭世廉也的確一點兒都不老實。
鴻門之戰後,漢軍雖然已經收兵,但是漢軍的騎兵和更多數量的斥候卻絲毫沒有鬆懈,反而把北周的斥候一起拉扯進了殘酷的斥候戰之中。大批的北周斥候出營,最終卻幾乎隻有一小半人能夠回來。
僅僅是根據那些跑回來的士卒,尉遲迥根本無從判斷漢軍的那種新式武器到底裝備了多少,又有怎麼樣的威力。畢竟這些已經完全被嚇破了膽的逃兵們肯定會誇大事實,而司馬消難帶著趕去支援的北周步卒又隻是遠遠的看到了戰場上的情況,很多人更是描述不清。
尉遲迥打了一輩子仗,當然不相信真的有一種武器能夠讓步卒這麼輕鬆的就戰勝騎兵,更不相信會有這麼一種武器最終改變戰場上的走向,甚至逼迫自家的步卒根本不敢向前。
他在潛意識之中將這種武器歸結於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東西,而且他也相信漢軍應該並沒有裝備太多數量的這種武器,隻是拉出來壯壯聲勢罷了。而尉遲順之所以失敗,主要還是因為受到了驚嚇結果方寸大亂,更因為已經做好準備的漢軍數量足夠多。
至於那些逃兵和司馬消難的報告,明顯就是在添油加醋。
尤其是後來漢軍斥候出擊,也都沒有攜帶這種武器,顯然也在側麵證實了尉遲迥的猜測。不過即使是這樣,尉遲迥也不敢讓北周騎兵出擊,現在他的手中就隻剩下兩三千騎兵,聊以自保罷了,要出擊對付數量兩倍的漢軍騎兵,本來就是不可能的,而且尉遲迥也無從判斷漢軍會不會設下圈套就等著這些對手送上門來。
因此在斥候戰上,畏手畏腳的北周斥候自然而然就落了下風。
當然單純因為北周和大漢之間斥候的衝突,還不至於讓北周斥候損失如此慘重,主要是漢軍顯然鐵了心要算計北周斥候,所以都是漢軍斥候在前麵誘敵深入,然後埋伏好的漢軍騎兵殺出,利用人數優勢輕而易舉的將北周人斬於馬下。
後來北周斥候也都學精明了,遇到漢軍斥候撤退也不再追擊,可是即使是這樣也沒有辦法改變他們和漢軍騎兵之間巨大的人數差距,所以漢軍騎兵很乾脆的直接追殺,導致北周斥候滿原野的亂跑,哪裡還是什麼刺探情報,根本就是慌亂逃竄。
以至於現在北周斥候甚至都不願意出營門了,每天斥候出去的時候,都有一種視死如歸的感覺。
“將軍,再這樣下去,我們軍中的老斥候就要損失殆儘了!”華陰外的北周大營中軍大帳裡,北周將領們紛紛說道。
“是啊,將軍,今天又有二十多個人沒有回來,南蠻都已經快要衝到我們營寨門口了。”
“我們要不出去和他們拚了,否則這樣也太窩囊了!”
“將軍,我們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將領們七嘴八舌,而最終能拿定主意的,還是在主位上默然的尉遲迥。自從尉遲順戰敗之後,似乎尉遲迥也隨之消沉,北周軍隊主力龜縮在幾個營寨之中都沒有動彈過,所以將領們自然也都忍不住了。
敵人到底有幾斤幾兩,試試不就知道了麼?
“斥候戰不能停。”尉遲迥淡淡說道,“但是任何人不可擅起戰端!”
其餘的將領們交換了一個眼神。
這也太憋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