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844 字 10個月前

隻不過劉休征比較好奇的是,李藎忱竟然直接用“兄弟之國”來稱呼大漢和北周之間的關係了,不知道他可以要加上這一條,到底是想要強調什麼,還真的隻是無心之舉?

劉休征可並不相信李藎忱和宇文憲真的能夠化乾戈為玉帛。

他微微抬頭,大漢的皇帝陛下帶著笑容。

劉休征卻感覺這笑容分外的猙獰。

———————————

既然簽訂了和約,雙方使者用印之後,實際上一切都進行的很快。

早在李藎忱接見了劉休征之後,蕭世廉就停止了北周將領們每時每刻都仿佛身處地獄的斥候戰,當然在蕭世廉看來,斥候戰的主要意義就是擾亂北周軍心,讓尉遲迥根本沒有心思和膽量率軍出戰,同時也從最大程度上殺傷北周的有生力量。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北周人的腦袋掉得多了,以後麵對的敵人自然也就少得多。

蕭世廉就信奉這麼簡單的道理,至於那些所謂的和約和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在他們武將們看來,就是一群文人對著輿圖玩過家家,他們簽訂的那些東西,也不過就是一張白紙,想要撕毀的時候,連擦屁股的紙都比不上。

因此蕭世廉並沒有因為雙方開始要和談就手下留情,等他收手的時候,和約都已經簽訂好了。

事實證明他也的確達成了戰略目的,北周斥候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不說,甚至嘗試找回場子的一隊北周騎兵都差點兒全軍覆沒,也正是因此北周人分外的老實,到最後甚至都是漢軍騎兵在原野上肆無忌憚的遊蕩,四處尋找落單的北周斥候,乃至於出現了搶奪人頭的鬨劇。

當然蕭世廉並不知道的是,因為自己的這些小動作——當然這些小動作也是相對於大規模軍事行動來說,每一次小動作的背後其實也是一場殺戮和腥風血雨——現在尉遲迥已經受到了太多的質疑,以至於北周大營之中不僅僅是下層官兵們心思波動,就連上層的將領們也都是各個人心思變。

這是蕭世廉沒有料到的。

現在他就要率軍前往接收華陰。

漢軍在鴻門屯駐了這麼久,就像模像樣的打了一場仗,北周人就這麼乖乖的把華陰給吐了出來,

北周人的反應的確讓大家很無奈。

我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受降的,更不是來接收城池的。

就算是接收,也可以先好好打一場的。

因為沒有拿到什麼功勞,所以漢軍將士們都士氣不高。

倒是站在蕭世廉身邊的陳叔慎和蔣芒很高興。

這一次接收,軍隊隻是陪襯,他們文官才是主角。

華陰是舊名,實際上這裡在北周的行政區劃上屬於華山郡,而上溯的話又屬於弘農郡。漢末弘農被拆分,華陰和上洛等都是從弘農之中拆分出去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