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873 字 10個月前

一直在盯著他的動作的傳令兵們,此時同時將早就已經準備好的旗幟豎了起來。

山丘上,一麵麵赤色旗幟豎起。

下一刻,萬箭齊發!

為了確保自己手下的這一隊步騎能夠快速機動,於璽並沒有攜帶任何的大型器械,箭矢就是他唯一能夠依靠的遠程武器。

不過老天爺倒是很給麵子,風小了,箭矢自然就不再是無頭蒼蠅!

密密麻麻的箭矢驟然在山丘後升起,飛速接近。

在北周士卒們的瞳孔中,箭矢在放大。

“舉盾!”元諧大吼。

盾牌一麵麵豎了起來。

雖然不知道敵人的底細,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將領,元諧早就已經做好了應對敵人弓弩手的準備。畢竟敵人居高臨下,必然會優先選擇通過射箭來壓製戰場。

箭矢呼嘯而來,“劈裡啪啦”打在盾牌上,大多數的箭矢都被盾牌擋下來,不過依然有一小部分箭矢從盾牌的縫隙之中穿過,或者從盾牌上越過,刺入北周士卒的胸膛,飽飲鮮血。

與此同時,北周弓弩手也開始反擊,隻不過他們的反擊效果同樣也不怎麼好,這主要是因為漢軍將士是在反斜麵上列陣,根本就沒有露頭,再加上自家前麵又有盾牌阻擋視線,所以北周士卒隻能選擇盲目的拋射。

弓弩手放箭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向前平射,這種方法最簡單,基本上能夠拉的開弓或者上得了弩的人都能做到,同時箭矢是平射出去的,也最容易瞄準。但是這種方法的要求當然也多,首先前麵不能有什麼阻擋,其次為了增加射程最好是居高臨下射箭。

第二種自然就是拋射,弓弩手可以在盾牌手的保護下呈一定角度向天空射箭,箭矢劃過一個大弧線之後墜落,通過下落的重力帶來的力道殺傷敵人。這樣不但可以保護自家弓弩手,而且也能夠繞過敵人的屏障,但是這種方法就意味著弓弩手也很難掌握力道和射程,需要負責指揮的將領們一點一點的進行校準,有些類似於後世的艦炮射擊,需要調節射擊諸元,並且射出去的箭矢,打擊麵要小於平射。

現在漢軍弓弩手就在山坡棱線上,居高臨下采取的正是平射,箭矢形成一個扇麵橫掃過去。而北周弓弩手卻隻能采取拋射,可是他們根本就不清楚山坡之後漢軍的站位,所以怎麼看都有一些盲目射箭的感覺。

意識到這樣除了浪費箭矢之外似乎沒有什麼作用的元諧,很快就下令停止射箭,轉而以步卒為前鋒開始向前推進。

元諧看的非常清楚,漢軍隻是采用箭矢來阻攔北周軍隊的前進,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應該並沒有攜帶諸如投石機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武器,更沒有攜帶在之前延州之戰和朔方之戰中曾經大放異彩的那種新式武器,這無疑就給元諧吃了一個定心丸。

敵人應該不過是一些輕裝步騎罷了。

而元諧的手中可是有足足五萬兵馬,並且都是北周軍隊之中的精銳。為何稱之為精銳呢?因為這些兵馬半數是楊堅這些年東征西討積攢下來的家底,另外一半則是當年韋孝寬坐鎮北疆以防範突厥時候訓練出來的北方悍卒,這樣的軍隊即使是放在整個天下,也可以稱得上是精銳。

他們天生就是為了對付北方草原上如狼似虎的騎兵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