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諧是要以死明誌啊!
而那豈不就意味著,他們甚至要對自己的兄長下狠手?
這怎麼可能!
“兄長,要走一起走!”
“對,兄長,大不了我們兄弟三人直接去投那裴子烈!”
元浩和元滂著急說道。
元諧卻擺了擺手:“我們那樣做,豈不是又證明了自己是牆頭草,又沒有立下什麼功勞麼?所以終歸是要有人走,有人留的······說來某有些自私,小人的名聲都要讓你們承擔了,自己倒是去當那忠臣,所以隻要你們不責怪某,某就已經很知足了。”
元浩兩人同時跪倒在地,聲音之中已經帶著哭腔:
“我等二人能有今天,全賴兄長提攜,安敢有所責怪?”
“那就各自準備吧。”元諧淡淡說道,迎著心腸背過身。
再說什麼的話,恐怕就算元諧再怎麼心腸堅硬,也實在做不到就這麼甩掉自己兩個長期以來相依為命的兄弟。
元浩和元滂重重叩首,轉身離去。
兄弟三人這一彆,怕是以後天各一方了。
——————————--
“臣參見陛下!”陳叔慎很是意外李藎忱會親自過來。
陛下雖然來長安時間不短,但是下麵的各個部門倒是跑的不多,主要還是到軍營之中去得多,這也反映出了大漢之前的側重點,還是落在了戰爭上。
而現在隨著戰線已經穩固,李藎忱開始把重心放在經濟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上。之前的書院和義學是一方麵,戶部和商部這邊負責的經濟建設自然也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麵。
畢竟關中至少在現在依舊是天下數得上的富足之地,更是北周幾代人潛心經營的大本營,李藎忱能夠將楊堅和北周取而代之,是憑借實力,但是取而代之不代表就能夠穩坐釣魚台,想要真正的讓大漢的統治在這裡變得穩固,當然不能僅僅依靠強力鎮壓。
李藎忱也要吸取之前北周的教訓。自從北周取代西魏成為關中的主人之後,對於疆域內的百姓,盤剝多於恩惠,否則北周也不可能支撐得起這麼多年從未停止的戰爭,尤其是在宇文贇登基之後、大象之亂前期,宇文贇對百姓的盤剝也到了北周統治時期的頂峰,甚至稅收都已經收到了三四十年之後。
因此實際上丟給李藎忱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曆史上關中地區、巴蜀地區的叛亂在北周時期到隋朝初期時有發生,諸如梁睿等名將都曾經參與過平叛,甚至諸如元諧、梁士彥和宇文忻等人,本身就是叛亂的主角。
關中雖然富足,但也被北周幾代人折騰的元氣大傷。而現在李藎忱也不是說什麼稅收、錢糧全都不要了。他拿下關中是為了能夠繼續給西北輸血的,畢竟之前西北全靠巴蜀來支撐,久經動蕩的巴蜀也沒有那麼大的力量,現在也才剛開始恢複元氣,要是一直被西北拖累的話,巴蜀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重新成為“天府之國”。
李藎忱拿下關中是為了讓巴蜀有喘息的機會,並且將巴蜀的財力物力開始向南中轉移,畢竟大漢想要發展,就不可能局限在現在已有的土地上,這些華夏九州傳統意義上的地盤經過三百年的南北朝戰亂,早就已經被摧殘的差不多了,李藎忱想要有更多的財富來源,就隻能向老天爺、向荒蠻之地進發。
因此如何在關中的多年苛捐雜稅和大漢急需的錢糧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是戶部官員們最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