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042 字 10個月前

想要讓他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製定出來完全完善的法律法規,自然是不可能的,隻要先劃定一二個準確無誤的努力方向,剩下的自然就是根據長期以來的經驗和教訓進行補充。

畢竟在這之前,華夏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能夠真正稱之為法律法規並且具有絕對的暴力約束能力的法律條文,很多律法實際上都是由依靠政令乃至於不成文的規則和傳統來確定的,到底有沒有道理甚至朝廷到底會不會維護這些律法的權威性都得兩說。

華夏曆史上雖然已經有了諸如秦律、漢律這些東西,但是這些律法並沒有流傳下來,並且其中的條文正如之前所說雜七雜八,很難稱之為真正的律法。

曆史上真正有成文記載的華夏法律被認為是《唐律疏議》,已經是盛唐時候的事了,而這個時代自然沒有這東西存在。

唐代之所以開始逐步意識到成文律法的重要性,就是因為天下各地的交流和溝通隨著盛世的來臨而不可避免的增多,朝廷自然也不可能再讓地方保持不同的律法條文形成差異,因此自然就需要站在中央的角度上來製定一個能夠約束整個天下所有人的律法條文,一來能夠保證江山社稷的穩固,二來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皇權。

而在之前的南北朝側重點在統一或者自保,歸根結底都在戰爭上,自然沒有人會在乎什麼律法,真的要有律法的話,世家豪強們當然不願意遵守,因為在大多數的世家眼中,他們應該才是立法者,或者換句話說,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的才是法律,才是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社會規則。

而朝廷自然也不願意真的有一種東西來限製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增加苛捐雜稅,否則設立了法律再違背的話,和打自己的臉沒有什麼區彆,畢竟朝廷要是真的頒布法律的話,自然就需要維持和保護法律的正確和公義。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李藎忱已經快要完成天下的一統,並且打破了原本各個地區之間存在的隔閡,再加上他已經開始通過各種手段壓製世家,法律的製定不僅僅是讓大漢內部加速變成一個整體、一個中央集權的整體,也是在打壓世家的道路上再向前走一步。

當世家的命令和話語已經無法撼動朝廷的權威時候,世家自然也就徹底變成了屈服在朝廷統治下並且和朝廷合二為一的貴族,甚至也就不再有世家這種稱呼,因為他們的家族不再是不可取代的了。

不過李藎忱到時也沒有打算一步到位就建立起來完善的法律體係。畢竟法律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不是什麼熟悉的東西,人們對於這個不過是有初步的概念。

李藎忱選擇稅收作為試點,一來是解決現在各地稅收不一、算法不同的問題,有些仿照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意思,二來也是想要再試探一下世家的態度,畢竟很多事情李藎忱還沒有膽量一步到位。

對付世家,他倒是比較傾向於使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不斷地從各個方向侵蝕世家的地盤,最終徹底將世家推翻,實現中央集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