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在其位的壓力。
李藎忱微微頷首。
他也知道自己這是讓陳叔慎在做選擇。
伸手拍了拍陳叔慎的肩膀,李藎忱微笑著說道:“此事慢慢來,包括整個稅收法,朕要的不是漏洞百出,而是一個真正能夠實現、能夠推行下去的稅收法。而這,隻是開始。”
“這隻是開始”。
幾個字從李藎忱的口中吐出,壓下來。
陳叔慎感覺力道千鈞。
這一刻,他已經下定了決心,鄭重一拱手:“臣遵旨。”
是為了一個家族和一個世家團體的利益,還是為了一個時代、天下萬民的利益,這一刻陳叔慎已經做出了選擇。
作為一個年輕人,他也希望這三百年的迂腐和衝突,有所改變。
人活了這一輩子,既然明知道有些錯誤不能再延續下去了,那麼為什麼不嘗試著去改變呢?
李藎忱看了一眼陳叔慎,露出笑容。
每個時代,都不缺乏背叛自己的階級而為了新的時代拚搏的人。
或許他們還不足以被稱為“解放者”,但是他們都是高尚的。
一個稅收法或許不足以說明什麼或者確定什麼,但是更多的律法彙聚到一起的時候,大漢的法律體係就會形成,那個時候皇權將會被擺在更加至高無上的位置上,任何人都無法再撼動朝廷或者皇權的威嚴,自然也就不再可能形成自己的小天地。
當然了律法製定出來了歸製定出來,真正想要確保各地都能夠遵守,還需要朝廷通過暴力推行。
畢竟作為朝廷的暴力機關,刑部和軍方都不是吃乾飯的,維護朝廷的律法通行,本來就是他們的責任。
至於律法繼續發展,會不會最終替代皇帝的威嚴,成為一個國家統治的根基,那李藎忱舊部知道了,畢竟就算是真的有那麼一天,也是百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了。
在李藎忱的推動下,商貿和工業在發展,因此勉強也可以說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這萌芽還很弱小,並且也沒有任何的思想家能夠站出來解釋和進行思想啟蒙。
曆史上的歐洲之所以快速的進行政治製度的變革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僅是因為大航海時代的資本積累和工業的發展,還因為文藝複興運動、思想啟蒙運動等等一係列的開民智的行為,讓普羅大眾也逐漸對思想的解放和自己能夠爭取到的權利有了深刻的認識。
而至少現在李藎忱還沒有見到這樣的思想家。
從封建時期過渡到下一個階段,並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是短短幾年、幾十年和幾代人的問題。
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之後再會發生什麼,李藎忱自己也無從判斷。但是他並不拒絕華夏會完成類似於光榮革命的皿煮過渡,畢竟這是時代必然會發生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