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364 字 10個月前

東南將門在眾多派係之中應該是李藎忱最大的鐵杆,甚至有些人已經把他們當做元從係來對待,畢竟李藎忱能有今天,東南將門的確功不可沒。

相比之下,總是喜歡搞事情的其餘東南士族,多為文官,李藎忱對於他們的信任明顯比不過對將門的信任,他的秘書監作為文官卻一直都出身將門,也是一個很典型的體現。

而也正是因為東南將門從龍之功最大,所以李藎忱把東南將門的人放在身邊,大家才不會有太多的異議,誰讓人家當初最積極、動作最快呢?

徐敞記下來李藎忱的賞賜要求。國庫之中諸如蜀錦、白玉這種東西倒是都不缺,從北周到大漢,都對巴蜀有控製,因此北周國庫之中蜀錦本身存量也不少,再加上大漢後來恢複了大量蜀錦生產工坊,更是進一步提高了蜀錦的產量。

隻不過朝廷現在有所管控,所以限製了每個月的最大產量,讓蜀錦的價格依舊維持在一定高度上。

因為這種東西甚至可以當做戰略物資——當初諸葛亮就沒少用蜀錦從魏國和吳國那裡換取財物,以支撐蜀漢支離破碎的經濟——所以產量絕對不能太高。

而西域白玉,也就是後世的和田玉,對於曾經掌控過河西走廊的北方王朝來說,自然也不算少。尤其是在突厥和吐穀渾還沒有染指河西之前,甚至絲綢之路上都還有往來駝鈴聲。

大漢入長安,自然也就全盤接收了北周國庫,和田玉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辦法直接兌換錢財,畢竟玉的價格也是高低不定,尤其是質地不同的玉很難放在一起計算價格,所以李藎忱也就直接拿來當做賞賜,這樣既能夠節省下來真金白銀,而且受賞賜的人也很高興。

冰清玉潔的玉象征君子的無暇品質,對於已經位居高位的這些官員們來說,陛下賞賜的那些真金白銀他們並不稀罕,但是這種稱讚他們品質的賞賜,他們自然是“趨之若鶩”。

“臣謝陛下!”陳叔慎帶著官員們恭敬行禮,“但臣等至今尚未製定出來完善的稅法,如此賞賜,受之有愧。”

“朕看到了,戶部和刑部的每個人都在努力,朕也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大漢天下人的榜樣。”李藎忱微笑著說道,“這是你們應得的,如果真的能夠製定出來了完善的稅法,朕不吝再賞!”

————————————-

總有人要證明元家是忠誠於大漢、真心實意要成為大漢的一部分的,所以麵見李藎忱之後,元晟一路換馬不換人,帶著兩名親信家將日夜兼程趕到了銀州。

陛下給了他機會,他自然要努力。

元晟第一次感受到,元家的未來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因為楊堅是從五原向東北方向撤退,在靠近大河的位置安營紮寨,所以銀州相比於五原實際上更靠近楊堅安營紮寨的地方。因此裴子烈在拿下五原之後再一次將自己的中軍大帳轉移到了銀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