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藎忱的手中掌握著多少力量,即使是他們也隻是知道一部分罷了。但是隻是這一部分就足夠讓人心驚膽戰,畢竟無論是侍衛親軍還是羽林騎,又或者白袍,哪一個是好惹的?
再加上對東南世家早就虎視眈眈的巴蜀、北方各家族,在自己很難成為東南世家這樣的世家群體之後,自然也不介意落井下石,大家要混的慘,那就都一樣。
你們東南世家還能抱團,我們其餘世家都不過一盤散沙,那到最後肯定還是你們東南世家占據主導地位,這肯定不行,那大家就都變成一盤散沙,最好不過!
自從來到東南之後,李藎忱實際上就在布局,尤其是在世家的鬥爭中布局,他全力拉攏根基單薄並且沒有多少野心的巴蜀世家,讓巴蜀世家先儘量把持大漢的經濟。
同時再想辦法製造關隴世家之中的矛盾,最後導致關隴世家之中本來就因為漢人的出身而顯得格格不入的弘農楊氏率先倒戈,緊接著有漢人血統的藍田於氏等家族也紛紛效仿,如此一來,強大的關隴世家也逐漸分裂,並且在這分裂的過程中還伴隨著宇文憲和楊堅之間的矛盾,更是讓關隴集團也變成了一盤散沙,很難再聚集起來。
最後李藎忱就是要對東南士族下手了,大漢的發展,可能離不開巴蜀世家、離不開關隴的這些家族,但是和東南世家的關係,卻越來越小。
無論是發展高新的科技還是發展經濟、教育等等,李藎忱都繞開了東南士族,借用其餘的力量,這也就導致曾經是南方王朝根基力量的東南士族,現在的地位反倒是逐漸變得無足輕重。
他們的力量雖然依然不容小覷,但是無疑他們正在逐漸失去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一旦失去了話語權、失去了對朝堂力量的掌控,那麼東南士族就隻能屈居於田野之間,在之後,自然就是任人宰割······
隻可惜三百年的獨霸東南,已經讓原本嗅覺應該最敏感的東南士族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他們沉浸在三百年的權力延續之中,並且堅定的認為不管李藎忱最終走到哪一步,最後還是要回來尋求東南士族的幫助和支持的,說到底大漢朝的根還在東南。
可是這一次李藎忱的動作才讓這些世家真的意識到,陛下是要殺他們而不是用他們,不過此時再慌了神可就來不及了。
顧野王頓住腳步,下意識的回頭看向深深宮宇。
雖然李藎忱並不在這裡,但是這個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半輩子,也已經見慣了風雨的老人,還是感受到了從那朱紅色的大門裡彌漫出來的殺意。
————————-
采石磯,這裡是當初的大漢水師運載陸師登陸的地方,漢軍從晉熙郡橫渡大江、強攻采石磯,最終突破南陳在建康府南的最後一道防線,而南陳宗室乃至於整個國家之中最後一個還有勇氣和膽量抵抗的豫章王陳叔英,就因為戰敗自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