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沒有想到張須陀這樣的名將竟然會出現在金陵書院。
“你是北方人?”李藎忱好奇地問道。
他印象中的張須陀應該是北方人才對。
“回陛下,學生的確是北方人,此次大漢天兵北上,北方戰亂,學生隨家人南下,聽聞金陵書院招生,便鬥膽前來,好在學生在家念過幾天書,所以僥幸得以錄入。”張須陀急忙謙虛的說道。
金陵書院出來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門生,因此他自稱“學生”也沒有什麼錯。而入金陵書院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因此也的確可以稱得上“僥幸”。
不過無論是不是僥幸,有資格站在李藎忱麵前的,絕對算得上是天之驕子。
李淵是這樣的天之驕子,曆史上一個人支撐起隋朝在山東的格局的張須陀,也應該算得上。隻不過此時站在李藎忱麵前的張須陀瘦瘦弱弱的,怎麼都不像是一員猛將的樣子,更像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男子。
這倒也不難理解,張須陀的河南老家一直都在戰火之中,他追隨家人輾轉南下,一路上饑飽難料,自然也不可能長得雄壯。歸根結底,還是李藎忱一手改變了他的命運。
在金陵書院之中,體格很重要,但是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依舊還是腦子。
很明顯,張須陀的腦子並不差,而且逃難的經曆也讓他的人生閱曆更加豐富,這是李淵比不上的。
不過李淵並沒有打算就這麼認輸,這個張須陀的成績也不差,一直以來都是李淵的勁敵,現在張須陀在陛下麵前這麼長臉,自己當然也不能落後,當即李淵說道:“陛下所說,學生之前的確沒有想到,如此說來,地若是真的是圓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能站在地上,為什麼我們向前走或者向後退不會摔倒呢?”
李藎忱點了點頭:“這個問題問得好,那麼你們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是掉下來,而不是掉上去?”
學堂上一時語塞。
而李藎忱看向幾個張口結舌的學堂先生:“那學生們不知道,諸位可曾曉得?”
見沒有人回答,李藎忱搖了搖頭,和這些千年前的古人講述這些後世就連初中生和小學生都懂得的道理,似乎也有些太高深了。
此時的李藎忱頗有幾分獨孤求敗的感覺。
之前他是站在底層向上努力掙紮拚搏,從來沒有考慮過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過,自己實際上擁有的不僅僅是千百年來的關於戰爭和政治謀略的經驗,還有更多關於科學和科技的經驗和知識。
好在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的啟蒙這個時代的人還不算晚。
李藎忱並沒有打算、也不奢望著能夠一步登天,任何科學思想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甚至這中間還充滿了曲折和反複,畢竟思想的發展本來就是螺旋上升的。
隻要自己起到一個啟蒙的作用,點起了這星星之火,那麼終有一天會形成燎原之勢的。
牛頓的祖宗可能現在還不知道是不是山間野人呢,華夏一旦真的開始發展近代物理學和化學,那就意味著華夏將會領先於這個時代,甚至永久的領先於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