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555 字 10個月前

而在這個基礎上,還是要再做些什麼。

今天的桂花,讓李藎忱連想到了農耕,耕戰是國家之根本,大漢這些年也在不斷地推行新的農耕器械以及農耕方法,在不斷地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獲取最大的產出。

但是這歸根結底還隻是做出了一些提升,而不是真正的有所改變。

看來自己也必須得再做些什麼了,否則隨著大漢人口的增長,在糧食上必然還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

建立專門負責研究農耕、甚至研究外來植物種植的機構已經迫在眉睫。李藎忱不會忘記曆史上隋朝滅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糧食不夠和朝廷的調度失衡,更不會忘記到了唐太宗時期,關中出現的旱災差點導致國家的動蕩。

要說能夠養活人的食物,土豆和地瓜肯定是最好的選擇,正是這兩種東西,尤其是前者,讓斯拉夫人甚至有勇氣能夠在冰天雪地之中向前開拓進取,不過短時間內李藎忱應該是還沒有辦法得到這兩種植物,所以在尋找替代品的同時,還得在儘量提高其餘作物的產量上多下功夫。

除了糧食,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自然就是讓人活得更久。

中國古代的醫療水平實際上一直都不算很高,中藥的確是華夏文明的精髓,但是中藥的療效慢,應對一些需要儘快診斷、儘快治療的疑難雜症和急性病,中藥很難及時起到作用。

相比之下,西醫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西醫敢對人體下手,通過大量的解剖實驗,西醫最終探究清楚了人體的詳細構造,自然也就能及時的對症下藥。

這也和華夏的傳統文化有關聯,畢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華夏人是很不情願自主的導致自己的身體出現什麼損傷的,所以中藥的發展很快,甚至還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針灸等等療法,但是歸根結底其原理還是落在了用藥物進行調理上。

再加上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能夠看得起大夫,這也就導致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落後,人的平均壽命甚至隻有二三十歲。哪怕是減去死在戰亂之中的那些人,實際上也就是三四十歲的水平,而後世華夏的平均壽命已經到了七十以上,這是半數的差距。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老而不死是為賊”的說法,因為人到了古稀年紀,真的好想就是從上天那裡偷來的歲數一樣。

“朕之前的提議,太醫院那邊怎麼說?”李藎忱一邊吃著粥,一邊問道,他很享受這種和自己的妻子吃著東西討論事情的過程,因為這讓李藎忱覺得自己不是帝王君主,而是一個家庭之中的丈夫。

一個人坐在皇位上的時間太長了,讓李藎忱有的時候都有些恍惚。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信任誰,也不知道誰值得自己推心置腹。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願,李藎忱是最有可能實現他們這些需求的,因此一旦李藎忱在他們的麵前暴露出來了自己的弱點,那麼之後他就很有可能會被利用。

因此李藎忱隻能儘量的開始疏遠所有人,甚至包括後宮的妃嬪。

對此李藎忱也隻能多加安排,讓後宮的妃嬪們都有事去做。正好國家出麵建設教育、醫療等等,這些和慈善、救助有關係的政策落實,倒是讓樂昌帶著後宮妃嬪們出麵比李藎忱親自出麵來得好。

樂昌和沈婺華她們也樂得於此,畢竟後宮雖大,但是久在宮中,她們自己也覺得不舒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