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後世人,李藎忱知道什麼叫做海軍。
十年的陸軍,百年的海軍。
海軍從來都不是一個短短幾年之間就能建立起來的兵種,需要幾十年幾代人的摸索,而海軍那種獨有的拚搏大洋和無畏風浪的精神,也需要經過一代代人的傳承才能發揚光大。
同時海軍也是一個吞金巨獸,在沒有通過獲取海外領地以彌補支出之前,就算是朝廷也不敢拿出來所有的錢財發展海軍。
因此現在大漢的海軍隻不過說才剛剛進入發展的軌道罷了,甚至就連快車道都算不上,隻能是在穩步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向前走。
李藎忱知道曆史上歐洲列強的海軍有多麼強大,也知道曾經代表華夏在海洋上全盛時期的鄭和船隊有多麼龐大,現在隻不過擁有一些大海船和快船的大漢海軍,甚至連給鄭和提鞋都不配。
不過好在這個時代不是千年之後。
人生在世,全靠同行襯托。
大漢的海軍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有總比沒有好,放眼現在大漢周圍的敵人,乃至於整個世界,都沒有這麼強大的艦隊。比如林邑,甚至所謂的水師就是些內河舢板罷了,又比如北周,雖然其在北方也有水師,但是那些破舊的船隻恐怕出港都難,而且多數都是改造的內河樓船,就算是全新的船隻也很難適應海上的大風大浪,隻能沿著相對波浪平靜的海岸線前進。
因此海軍反倒是李藎忱最放心的軍種,這一次南征也證明,大海上,目前大漢並無敵手。
所以李藎忱的確有很久沒有見到主管海軍的王昌了。
王昌最近一直蹲在船廠之中監督海軍新的玄武大艦的建造,玄武大艦規格更在青龍大艦之上,更重要的是玄武大艦上將第一次開始裝備工部已經定型的火炮,取代之前的投石機成為海軍的主力裝備。
王昌可不傻,海軍的強大他是心知肚明的,而且有李藎忱在背後撐腰,長期以來海軍的經費也從來沒有少過,相比於因為人數眾多而天天哭窮的陸軍,海軍的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因此王昌沒事絕對不會出現在陸軍將領們的麵前,否則的確是有拉仇恨和挑動軍隊內部矛盾的可能。
王昌的出現,的確讓李藎忱有些驚訝。
難不成是玄武大艦的建造出了問題?
玄武大艦實際上就是後世的風帆戰艦,圖紙是李藎忱勾勒輪廓,工部集中造船大匠共同商議出來的,幾乎可以說彙聚了這個時代所有的航海經驗和造船經驗,有小問題是情理之中,但是肯定不會有什麼大毛病啊?
“啟稟陛下,南方之戰,海軍承蒙陛下重托,轉運兵馬,已經成功拿下象林和盧容,但是大戰未停,海軍卻隻能完成兵馬運送之任務,將士們頗有怨言,希望能夠為大漢拚殺在一線。”王昌急忙說道。
李藎忱登時眉毛一挑。
海軍想要功勞,他是清楚的。
看著陸軍殺得痛快,海軍肯定坐不住。
但是讓海軍上岸的話······李藎忱的目光轉向旁邊的楊素和蕭世廉。
楊素正襟危坐,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