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237 字 10個月前

至此,雖然大漢能夠掌控的暫時還隻有橫山以北的區域和橫山以南的海岸線,但是其餘的地域落入大漢的掌控之中也隻是遲早的事情,尤其是以範梵誌為首的林邑王室覆滅,讓剩餘的林邑地方官員和貴族群龍無首,在沒有膽量另起爐灶的情況下,他們所能做的也就隻有乖乖的聽從大漢的調遣。

至少現在大漢剛剛成為林邑的主人,還缺不了他們的幫助。

尤其是大漢現在對於林邑的治理措施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這主要也是考慮到大漢內部對於林邑的基本國情和民情還缺少了解,因此這些地方鄉紳——當然就林邑的實際情況來說,或許用酋長來稱呼這些人更為貼切一些——更有被利用的價值。

對於他們來說,頭頂上的是誰實際上並不要緊,原來的範氏就不是純正的本地占族人,而是有著占族血脈的漢人罷了,現在直接重新歸屬於以漢人為主的天朝上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他們看來,這一場戰爭更像是主子不滿手下人的跋扈,乾脆直接把手下人給替代掉了,但是不管是手下人也好、主人也罷,都是漢人,這片天下本來就是漢人做老大的,隻要漢人不搶走他們手裡的一畝三分地,那麼誰做老大並不重要,天天換都可以。

因此大漢應該可以很快建立起來對林邑的統治,而在行政區劃上,林邑土地也將和之前的交趾一起組成安南州,這是李藎忱早就已經安排好了的。

他當然還不至於等到南方都平定了,再準備接收南方的諸多事宜。

甚至在這之前,從各地州府抽調出來的年輕骨乾就已經準備好了南下增援新組建的安南州,儘可能儘快建立穩定的秩序,並將針對當地的特殊情況進行微調的政策頒布下去。

收買人心的方法,不外乎就是穩定亂局和頒布新政。

穩定亂局可以讓百姓對朝廷更加信任和依賴,而頒布新政、尤其是對社會各級都有好處的新政,才真正能夠讓社會各界對朝廷感恩戴德,並且忠心耿耿。

有了之前入江南、入關中的經驗在,李藎忱和朝廷各部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這些還用不著李藎忱擔心,李藎忱真正擔心的還是這一場大勝之後的利益劃分。

隨著李藎忱一項項政策的頒布以及科舉製的推行,朝廷上由於世家而形成的派係已經不算非常明顯,乃至於已經逐漸消失,但是隻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矛盾存在,尤其是作為皇帝,李藎忱需要維持這樣的矛盾和衝突存在,才能維持自己皇權居中的穩定性。

而現在在朝堂上更為突出的是軍方和文官之間的矛盾,這一次海軍和陸軍之間的直接衝突被化解,海軍和陸軍徹底由之前的各自為戰變成了一個大整體,這也體現在下麵各級將領之間的相互配合上,比如羅毅和戚昕之間的配合才換來漢軍在象林到盧容一線一次又一次的大捷。

軍方內部衝突的暫時消失,導致軍方的注意力開始向外部轉移,那些總是想著減少軍隊開銷的文官自然首當其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