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370 字 10個月前

裴忌打了一個激靈,急忙鄭重拱手:“回陛下,臣並非覺得有難處,而是陛下賦予禦史台如此重任,臣惶恐萬分。”

“朕以禦史台為大漢之清流良心,莫非禦史台本身也是藏汙納垢之地,所以裴公才不敢接下重任?”李藎忱的語氣鬆了幾分,更像是和裴忌開玩笑。

裴忌呼了一口氣,陛下這話雖然說的有些誅心,但是倒也沒錯。

身正不怕影子斜,裴忌為官一生,自問沒有什麼潑天的功勞,但是清廉公正還是做到了的,彆人可以指著鼻子罵他沒有什麼貢獻,但是絕對不能說他貪汙受賄。

而禦史台中的也多數都是朝堂上的清高之輩,就是因為多被排擠而最終聚集在禦史台的。

長期以來,禦史台都像是一個領著俸祿吃乾飯的存在,李藎忱設立禦史台的初衷當然是為了讓他們監察百官,但是大漢的發展實在是快速,禦史台沒有實權,想要監察百官實在是無從下手,一直到上一次李藎忱北上,禦史台借助李藎忱的威風,頗有幾分狐假虎威的意思,方才能夠調查沿途上各州府的官員。

不過當時的李藎忱倒也意識到了禦史台的重要性,所以在李藎忱北上之後,調集了大量的年輕官員進入禦史台,比如薛道衡,讓他們主持對北方官場的監督,但是南方更廣大區域內,禦史台實際上還是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監察的範圍不出建康府。

借助這一次機會,李藎忱就是要讓禦史台好好地逞一逞威風,告訴那些大漢的蛀蟲,朝廷並不是讓他們放任自流。

王朝開國的時候或許不是這個王朝最強盛的時候,但是很有可能是貪官汙吏最多的時候,這主要還是因為在把前朝取而代之的時候,很多原來的官員都被留任,而有突出貢獻的地方鄉紳也得以攀附朝廷之權威,在地方為非作歹。

隻不過國家剛剛建立,還不穩定,想要掃蕩這些貪官汙吏,隻會導致國家的根基再一次動搖,李藎忱就算是明知道地方還有很多欺男霸女、魚肉百姓的官員豪強在,也不能明著動手。

因此他一步步的來,也是為了今天做鋪墊。

他開設科舉和書院,也有為了能夠為將這些官吏取而代之而進行一定人才儲備的考量。

他打壓和剿滅世家,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把這些人背後最大的支持者——往往都是世家和官吏同流合汙,一起攫取朝廷和百姓的利益——先連根拔起,讓他們失去地方上廣泛的支持和掩護。

現在借助朝廷對地方進行調研考察的機會,李藎忱不介意也把地方官場先梳理一遍,就算是人不怎麼樣,黑曆史要先捏在手裡,至少可以讓他們不那麼囂張。

當然了,李藎忱至少現在還不會有太過激的行為,因為他知道隻要在官場上混的,大家屁股肯定都不會乾淨,隻是黑的多少罷了。曆史上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因為嫉惡如仇,把所有的貪官汙吏都殺乾淨,甚至還想出來了人皮稻草人這樣的殘酷手段。

可是最後呢,貪官汙吏並非消失不見,倒是開國功臣和地方能吏們越來越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