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彆的,如果自己和家人以後真的遇到了什麼吃藥難以治療的病,那麼孫大家可就是救命稻草啊。
所以陛下真的要這麼說,也沒什麼錯。
以後得罪了誰,可不能得罪這拿著手術刀的孫大家啊!
——————————-
手術到底隻是整個療程之中的一部分。
七天之後,經過了手術之後昏迷和發炎的患者終於轉危為安,進入用中藥調理階段,茶飯飲食都已經恢複正常,這才意味著人類曆史上進行的第一場有嚴格消毒、輸血、麻醉等等流程——畢竟古人也並不是沒有進行過外科手術,比如截肢什麼的都算,隻不過這些流程基本欠奉,能不能活下來全靠運氣。
收到孫思邈手術順利報告的李藎忱,自然是鬆了一口氣。
但是陳宣華和太醫院的太醫們,卻不能鬆一口氣了。
從四麵八方聞訊趕來的百姓,已經把皇家藥房堵的水泄不通,一來有求醫的聽說孫大家有再造之能,所以就算是再高的價錢,大家也想試一試,更何況孫大家一台手術的價錢可真的不算高——有皇家內府在背後支撐,每台手術一百文錢的價格根本就是象征性的;二來自然也有很多湊熱鬨的或者迷信的,非得要來拜一拜、看一看這位活菩薩的風采。
不過自然也有一些老學究們,嘟囔著什麼“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之類的,隻不過亂世三百年,大家都經曆過生死波折,人們的思想也沒有那麼封閉,這樣每天“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倒也不算多,而且他們也就是隻敢在家裡嘟囔幾句,真的讓他們跑到藥房外麵去說,那當然是萬萬不敢的。
好在孫思邈之前早就有所準備,在手術的可行性都尚且不能確定的時候,就已經手把手的教授太醫院的太醫們如何進行手術。孫思邈雖然是一個外來客,但是他在醫學上的造詣以及經驗,那是整個太醫院現在都已經信服了的,更何況太醫們也都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掌握手術技巧的話,那就等於以後在太醫院裡要低人一等了,所以大家學習的都還算努力。
正是因為大多數的太醫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手術處理,所以才能在人潮湧動進入藥房尋求醫療的時候,能夠幫助孫思邈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手術。
畢竟如果孫思邈什麼都親自上陣的話,那恐怕從天亮到天黑都下不來手術台。
即使是這樣,他每天需要進行的手術也在七八台之間,以這個時代完全是剛剛起步的醫療條件來說,這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
為此,這樣進行了五天之後,李藎忱親自下聖旨要求孫思邈休息兩天,否則不準再上手術台。
真把這家夥累壞了,李藎忱能心疼死了。
同時李藎忱也吩咐,孫思邈作為目前的國寶級人物,除非是彆人真的難以處理的疑難雜症,否則最多在旁邊看著,絕對不能親自動手。從為整個社會造福的角度來說,李藎忱寧肯讓幾個病號真的因為孫思邈沒有親自動手做手術而死亡,也不想讓這個神醫出什麼意外。
另外朝廷出重金辟地擴建原本的皇家藥房,向南購置屋舍五十間,全部劃入皇家藥房的範圍內,並且將這個在建康府規模已經僅次於皇宮的龐大設施命名為“皇家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