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一代人的努力和犧牲,是為了為後世的子子孫孫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教訓。
在這個平均壽命隻有二三十年的時代,一代人所能主導風雲的時間很短,就算是諸如徐陵這種活到了六七十的古稀老人,他主導整個南方朝政的時間實際上也不過就是陳頊中後期,並且對短暫的陳叔寶時期和大漢初期有影響罷了,加起來也就是十年的樣子。
但是大漢以及組成大漢的華夏民族,所能走的路,還很長久。
一代人的經驗和教訓,將會造福千千萬萬代人。
因此哪怕是犧牲一代人,李藎忱也願意。
在這種民族延續的事情上,李藎忱從無婦人之仁。
作為目前大漢的主導者,李藎忱希望的大漢,是成為這世間最大的一棵樹木,屹立在大地和蒼穹之間,能夠經受得住千百年世界風雲的磨煉。
因此大漢也不可能什麼都一帆風順,一帆風順的王朝是不可能經受得住外界考驗的。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又何嘗不是充滿血火的曆史,甚至華夏的近代史,說是建立在瓦礫和廢墟上的也沒有錯。
新的一代華夏人即使是麵對斷壁殘垣,也頑強不息,最終能夠在廢墟上重新站起來。
這是為什麼,因為從五千年流傳下來的骨氣和傳承,讓這個民族從來不想著乾脆分崩離析,可以擰成一股繩,也因為五千年祖祖輩輩走過的彎路,告訴後世的人們,這個民族是一個整體,分裂既是滅亡,所以麵對外來的威脅,這個民族隻會愈發的團結和堅強。
能夠自己走的路,哪怕是彎路,李藎忱也希望大漢能夠自己走一走,自己經曆一下。
如果自己把所有都給了大漢,那麼大漢就像是繈褓中的嬰兒剛生下來就想要跑步不說,真的在未來摔一跤,將會更加疼痛。
所以無論是大漢的工業發展、經濟發展還是現在醫學的發展,李藎忱隻是指導和引領,至於大漢最終走向何方,不是李藎忱自己就能夠決定的。
他不是王莽,也不想成為那個什麼都想改一改,甚至就連地名不好聽都想改一改,一切都想控製在自己手中的王莽。
————————
大漢新元三年八月,隨著人類曆史上第一場標準化的手術在大漢的都城建康府完成,原本的皇家藥房也隨之擴張成了醫院,華夏的醫療模式從原本的郎中上門診斷加上藥房抓藥,轉變成了醫生在醫院坐診,患者取藥房抓藥或者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