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039 字 10個月前

司馬消難雖然戰敗,但是潼關另一個守將費也進利也不是吃素的。尉遲迥當然也害怕司馬消難這邊會有什麼差池,所以專門派遣自己麾下能征善戰的鮮卑人費也進利前來協助司馬消難,當然在統籌上司馬消難還是為首。這一次司馬消難出城救援鮮卑騎兵,費也進利雖然知道在軍事部署上這樣做的確是有些冒險,卻也不好多加阻攔。

畢竟人家司馬消難是去救你們鮮卑人,你要是橫加阻攔,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結果誰曾想司馬消難竟然還真的中計兵敗,費也進利無奈之下也隻能閉關死守。在漢軍火炮的轟擊下,城牆下的防衛幾乎都不需要再考慮了,那個地方再多放人也沒有什麼用,火炮打過去很快就屍骨無存。在初步嘗試了火炮的威力之後,費也進利甚至連城門上都不敢再安排人手了,因為火炮轟過來,即使是敵樓也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更不要說人大咧咧的站在這裡了。

不過費也進利倒是壓對了一點,那就是潼關還真的足夠堅固。

從東漢末年亂世開始一直到現在,潼關代替函穀關,一直都是關中進出的門戶,任何割據關中的勢力,都必須要想辦法關上潼關這個大門,因此彆的可以不修繕,潼關的城牆必然是要一代又一代都多加堆砌的,導致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潼關,雖然依舊是夯土的,但是高大的城牆足夠令人望而生畏,哪怕是城牆上已經完全被鏟平了,也依舊是漢軍現在難以翻越的一道屏障。

在徐德言的陪同下,蕭世廉打量著不遠處煙塵滾滾的潼關。

火炮幾乎把關牆削掉了一層,但是潼關依舊看上去很高大。

這讓蕭世廉想到了當初的武關,自己攻入武關足足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是他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的,這一次說什麼也不能再在潼關腳下頓足這麼久。

本來關中就是大漢最先發動進攻的地方,牽一發而動全身,潼關一動,各地肯定都要迎風而動,可以想象此時大漢和北周的萬裡邊境線上應該已經是煙塵滾滾。可是至少現在各個方向上應該還少有堅固的城鎮關隘阻隔,潼關應該算進攻道路上最早會遇到的,這也是讓蕭世廉他們這邊先動手的原因之一。

朝廷和太尉府也不指望著他們能夠很快就把潼關打下來,自然要多給一些時間。

但是蕭世廉自己,卻並不允許在潼關下頓足這麼長時間。

南陽的陳智深和曹忠,淮西的陸子才和淮東的吳惠覺,還有北麵的韓擒虎大漢兵馬已經摩拳擦掌這麼久,大家絕對不會等待蕭世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