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吼聲低沉,如天空之中萬頃雲層裡蘊藏著的滾滾雷霆。
整個潼關內外,為之一震。
潼關是南北之間的戰爭爆發最早的地方。
即使是李藎忱,也沒有料到戰爭竟然就這麼爆發了。
戰爭爆發是必然的,這個無論是李藎忱還是其餘的任何一名大漢將領,都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是戰爭在這個時候爆發,卻不是李藎忱決定的。
各地的將領都已經收到了朝廷的命令,一旦對麵的周人有異動,完全可以直接引爆戰爭,因為現在的大漢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火槍和火炮已經列裝從南到北的漢軍各部,因此漢軍的底氣前所未有的充足。
甚至於如果情況允許的話,地方將領可以自行製造和敵人直接的摩擦,從而讓大漢有足夠的理由介入戰爭。
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的,大家還是小心謹慎、不敢輕易動手,等待著陛下最終的命令,結果誰曾想到,戰爭就這麼稀裡糊塗的以潼關為中心,被徹底引爆了。
當蕭世廉開始大舉進攻潼關的消息傳來之後,各地的將領自然也就不再等待朝廷的命令其實朝廷除了最終動手的命令沒有下達之外,其餘所有的戰略計劃都已經下發,隻要戰爭開始,將領們就可以在戰略計劃劃定的本軍進攻範疇內自行組織安排戰鬥,這點兒自主的權力地方將領當然是有的。
潼關之戰的第二天,距離關中最近的南陽漢軍就在陳智深的帶領下直接向許昌發動進攻,接連擊敗城外的兩支抵抗的北周軍隊,直迫許昌城下。同時早就已經和南陽漢軍聯係好了的淮西陸子才,也率領本部兵馬強渡淮水,突破淮西敵人的三處營寨,兵鋒直指汝南。
在漢軍強大的水師幫助下,淮水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塹,相反,任何一名想要靠近淮水的北周士卒,都要經受漢軍水師的飽和打擊。
而潼關之戰的第四天,淮南的漢軍在吳惠覺的帶領下向淮北發動進攻,雙方圍繞清江口、渦口、北徐州等等要塞和重要河流分叉口展開激戰,因為淮北防線是北方經營的最堅固的防線,所以一時半刻吳惠覺也很難取得突破,但是戰爭,已然爆發,爆發之後,就沒有了回頭路可走,兩淮上這麼多年的對峙,是時候分出來勝負了。
潼關之戰的第五天,最北方的河套韓擒虎所部,主動出擊,向草原上的薛延陀部發動進攻,薛延陀部慌忙北退冬天的時候南下掠食的薛延陀部曾經一度逼近九原城下,不過一到即走,更像是表示一下自己作為北周盟友的存在。
既然來了,那就得留下點什麼東西,韓擒虎最先進攻的並不是北周,而是薛延陀部,薛延陀部倉皇後退之後,韓擒虎方才施施然南下,直接殺向北魏舊都平城(今大同),一旦漢軍拿下平城,向南就是晉陽北側門戶雁門關!
也是第五天,身在建康府的李藎忱得到了前方戰事全麵爆發的消息。和潼關之戰的消息一起送過來的,還有雪花一般的文書奏章,隻不過這些並不是告急用的,而是前線的漢軍將領們稟報自己現在正在進行的征伐。
看著桌子上堆得高高的奏章,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
禦書房中,巨大的沙盤邊上,太尉府的官員們正在緊張忙碌,大戰開始,他們自然也要跟著連軸轉。
李藎忱大步走到沙盤邊,幾名年輕官員紛紛拱手行禮。
沙盤上,代表著大漢和北周的赤色、青色旗幟犬牙交錯,很多都已經不再是李藎忱熟悉的樣子。
這萬裡戰線上,已經是狼煙彌漫。
關乎到天下所屬的戰爭,終於還是在大漢新元四年四月初三全麵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