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分的整齊,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心聲。
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可敢隨朕北伐?!”
“誓死追隨陛下,北伐,北伐!”
無數的將士同時舉起手中的刀劍。
陽光下,雪亮的刀劍倒映著一張張或許還有些稚嫩的臉龐。
每一雙眼睛之中都流露出來絕對堅毅的目光。
以禁衛軍這大漢最精銳的軍隊、追隨在皇帝陛下的龍旗下征戰,是他們此生的榮耀。
亂世之中的人們,本來就沒有民族歸屬感和認同感,現在李藎忱給了他們這種歸屬感,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根就在腳下這片土地上,明白自己的姓名之前,還有民族。
大家都是漢人,那麼就要奪回漢人的江山,洗雪三百年偏安的恥辱,讓大漢這個龐大的帝國重生在這炎黃故土上!
李藎忱霍然抽出自己的佩劍,直指向北方:“北伐!”
“北伐!”無數的將士高呼。
這聲音不但在城南的校場上回蕩,也在這悠悠秦淮河畔回蕩,也在這莽莽鐘山下回蕩,更在建康府的每一個人心頭回蕩。
三百年了,在祖逖中流擊楫之後,在桓溫殺入關中之後,在劉裕蕩清河洛之後,在陳慶之七千白袍席卷北方之後,又有人喊出了這震天動地的兩個字。
北伐,此時的大漢百姓,已經不是三百年裡任何一個朝代的百姓,他們對於這個新的朝代有歸屬管和認同感,北伐已經不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每一個人的期望,大家都期待著和平與統一,都期待著能夠讓這動蕩了三百年的亂世徹底平靜下來。
受夠了,也是時候了。
而此時的大漢軍隊,也已經不是三百年裡任何一個朝代的軍隊,他們有著屬於軍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他們願意為守護自己腳下的這一片土地並為了能夠和曆史上的那些名臣將相一樣名垂青史而浴血廝殺,他們願意追隨著那飄揚在前方的赤色旗幟和衝鋒在前的將領們,用奮鬥和犧牲來詮釋自己對於忠誠和熱血的理解。
訓練了那麼久,也是時候了。
乃至於此時的大漢官員們,來自於天南海北的官員們,都已經在這件事上達成了空前的一致,他們都還年輕,他們不想等待也不想就這樣偏安,他們更傾向於成為一個大統一王朝的締造者。
天不容二主,自然也就不容有兩套開國功臣名錄。
那要做的,就是戰勝那些人,開創一個如同之前的秦漢一樣的大一統王朝。
從皇帝到官員,從將士到百姓。
或是因為信念和思想,或是因為利益和功名,大漢上下,空前的團結。
向著北方,無人畏懼。
大漢新元四年四月初五,大漢皇帝李藎忱於建康府誓師出征。
是日,建康府萬人空巷,大江之上,檣櫓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