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刃斷了就上拳頭,拳頭受傷了就上牙齒,每個人都是滿身的血汙和泥濘,在這戰鬥最激烈的地方,雙方的精銳都在儘一切可能將對方置之死地。
雖然每個人的力氣都快消耗乾淨了,雖然都需要和身邊的袍澤弟兄相互攙扶著才能站起來,但是每個人都如同餓狼一樣緊緊盯著對手,隻要對方露出來一點兒破綻,立刻就又是狂風暴雨一樣的進攻。
鳴金的聲音再一次響起,不遠處的北周軍隊已經開始後退,尉遲想要打下去,可不是代表著所有人都想打下去,甚至恰恰相反,不少北周將領已經因為這一場戰鬥的慘烈和血腥,當然也因為漢軍排山倒海一樣的進攻而失去了信心,聽到鳴金的消息對於他們來說當然是如蒙大赦。
尉遲恨恨的攥緊拳頭,卻又隻能無奈的鬆開。
為什麼,為什麼要收兵,就連他自己都想不明白。
其實漢軍的進攻看上去非常猛烈,而且很有壓迫感,不過身在其中的尉遲能夠清楚地感受到,漢軍並不是不能抵擋的。
漢軍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兵刃器械的精良,是士卒的士氣和鬥誌都要遠遠勝過北周軍隊,但是相比之下,北周軍隊也並不是沒有任何一點兒優勢,人數上,周人並不差,甚至還要多出來一些,而在作戰經驗上,至少今日參戰的這些士卒之中就有不少是尉遲迥的老部下、多年來征戰拚殺的精銳,真的要說捉對廝殺,漢軍軍中的那些新兵們不見得就是他們的對手。
不說彆的,就是剛才交手的時候,尉遲就能夠感受到漢軍的進攻也已經快到了堅持不住的時候,人都是肉長的,就算是黃玩等少數將領的確身體素質很強,但是並不代表整支軍隊都是這樣的變態。
這麼長時間的廝殺,的確已經消耗掉了漢軍將士絕大多數的體力,戰鬥繼續下去,雙方就會陷入僵持,接著要麼就是你死我活的最後拚殺,要麼就是雙方主將不約而同的各退一步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讓主力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作戰,任何人都承擔不起這樣的損失。
漢軍的推進明顯已經沒有剛才那麼快了,甚至還在很多地方陷入了僵局,乃至於一些地方還被周軍反推回去,如果不是火槍手的支援比較及時的話,保不齊會發生什麼。
隻要再多一些時間,再多一些時間
鳴金的聲音再一次響起,已經是第三次了。
再不撤退的話,可就是違抗軍令,更何況尉遲不走,很快就會變成一支孤軍,到時候黃玩可以從容的將他包圍起來,畢竟尉遲的命令再怎麼堅決,也無法讓周圍的將領們都聽從於他的號令,他再大,也大不過尉遲迥。
而且正是因為尉遲迥是尉遲的父親,大家都知道兩個人的命令到底孰輕孰重,就算是尉遲再怎麼牛,也不能把自己老子怎麼樣吧?你老子下令,你就算是再不願意不也得乖乖低頭,難不成還真的要造反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尉遲和這些將領們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很熟稔,尉遲作為尉遲家的子弟,上戰場的機會卻並不多,和這些尉遲迥乃至於其他北周將領麾下出身的將領們也並沒有多少交集,尉遲本身的官職比較大,再加上他老爹是尉遲迥,所以他能夠成為一路兵馬的主將,大家捏著鼻子也就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