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大哥尉遲寬,當初襄陽之戰後,大家隻道是大哥已經戰死,之後便是音訊全無,後來曾經一度收到了南方來的家書,說是大哥還活著,隻不過大家都知道南方來的家書肯定本身就是南朝離間攻心的手段,所以不管是誰都不管把這往心裡去。
現在侯秘應該不會欺騙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欺騙自己似乎也沒有什麼意思因此尉遲也沒想到現在竟然能夠得到確切的消息,大哥不但還活著,而且應該還活的好好地。
另外還有母親
孩兒不孝,不能拯救母親於水火之中,現在倒是也淪入魔掌了。
尉遲想到這裡,一時黯然。
而幾名漢軍士卒上前推了他一把,尉遲這才回過神來,發現大軍已經開始整隊開拔,那些散出去的步騎也都快速的收攏回來,漢軍開始在距離函穀關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
看著這些漢軍將士精神不振的樣子,應該可以猜測到最終還是讓尉遲迥跑掉了。
蕭世廉就算是再想抓住尉遲迥,也不可能把這久戰疲憊之軍全部都散出去,也就是讓斥候再把這森林翻一遍,大軍去搜山自然不太現實了。而且就算是沒有抓住尉遲迥,對於蕭世廉來說,也不至於影響到現在的大局。
通過這一戰,蕭世廉已經足以證明自己有戰勝尉遲迥的能力,自然就能夠起到振奮士氣的作用,當務之急不再是抓住這個敗軍之將,而是突破函穀關,殺向洛陽!
從潼關到函穀關,漢軍虎翼軍一路上可算是不斷地啃硬骨頭,蕭世廉也擔心自己動作再慢一點兒的話,恐怕打洛陽都沒有自己什麼份兒了。
老天庇佑爹爹啊,也庇佑大周。
尉遲心裡默念一聲。
而周圍的漢軍發出整齊的口號聲,即使是報數的聲音都帶著一股凜冽殺氣和高昂鬥誌。
尉遲看著眼前這一幕,也隻能暗暗歎息一聲。這一場大戰,自家人的脊梁骨就算是被打斷了啊。
--
尉遲迥終究還是跑到了洛陽,他應該是穿過函穀關南側的熊耳山直接回到洛陽的,對於洛陽這一帶的地形地勢,尉遲迥的確不需要彆人再多擔心。
不過尉遲迥也沒有再折返函穀關,一來從山中走出來其實已經距離洛陽很近了,二來函穀關那邊不需要尉遲迥再回去,就在函穀關外大戰的第二天,經過短暫休整的漢軍就對函穀關發動了猛攻,在漢軍火炮和投石機的飽和打擊下,函穀關上層建築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抹平,城頭之上根本沒有立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