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現在北周在洛陽以東的確因為函穀關之戰而失去了大量的中高層將領,但是這絕對不是把差點兒葬送了北周主力的費也進利再放出來的主要原因。
恐怕惡心和警告一下尉遲迥才是。
宇文招這點兒小心思宇文憲不可能不明白,但是為了能夠讓自己這位老弟以及其餘的宇文家族子弟安心,同時也受阻於朝堂之上裴矩等人,宇文憲就算是不想也得同意,畢竟這大周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支撐起來的,尉遲迥因為這一次的戰敗讓大家對他失去了信任也很正常,宇文憲一個人並不能影響到所有人的態度。
畢竟宇文憲作為皇帝,起到的也隻是製衡的作用,他還沒有強大到什麼都可以自己說了算的地步,甚至還不得不在很多事情上要向同樣掌握兵權的弟弟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等人低頭。
宇文憲登基,這幾個親王本身便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率領麾下兵馬支援並且支持宇文憲,宇文憲是絕對走不到今天的,尤其是陳王宇文純的鮮卑騎兵發揮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宇文憲不可能不顧及這些人的感受,就算是他再信任尉遲迥,也不能真的在雙方交惡的時候對尉遲迥一味回護。
雖然宇文憲已經在很努力地壓製內部的這些矛盾,但是隻要明眼人還是能夠很清楚的看出來的,因此李藎忱所說的便是把接下來的輿論攻擊重點放在尉遲迥和宇文招的關係上,一旦兩個人不和睦,就算是在洛陽戰事上還能夠因為局勢的緊張而相互扶持,這種相互扶持也必然不可能和當初函穀關那樣是絕對的後背相托的扶持。
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激化尉遲迥和宇文招之間的矛盾,讓尉遲迥無路可走。
“白袍對此有沒有信心?”李藎忱徑直看向陳禹。
陳禹急忙拱手:“還請陛下放心,白袍早就已經有所準備。”
挑撥尉遲迥和北周之間的關係,這是白袍已經研究過很多遍、做出過很多努力的事情,可以說在大漢成立、白袍開始全力對付北方之後,這件事就是白袍工作的重中之重,隻不過因為宇文憲對尉遲迥的絕對信任,所以李藎忱和陳禹出於避免適得其反的考慮,這些年倒是沒有再怎麼大肆散播謠言,避免宇文憲反而對此產生懷疑。
一旦真的被宇文憲抓住了漢人在背後作妖的把柄,那隻會讓宇文憲對尉遲迥的信任更上一層。
雖然曾經是李藎忱的手下敗將,現在甚至就連蕭世廉都打不過,但是誰都得承認,尉遲迥依舊還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隻要這個老爺子還活著,威名就還在,北周軍心就還向著他,因此必須要儘快解決掉尉遲迥有可能為洛陽之戰帶來的變數。
李藎忱可不想殺到洛陽後和當初北周進攻北齊那樣一次又一次铩羽而歸,而且他還得儘快拿下洛陽,否則很有可能入冬之後被宇文憲反推回來。這樣大漢豈不是成了當初曇花一現的南朝劉宋了麼?
殺人先誅心,朕倒要看看,這一次你尉遲迥又如何應對?
而宇文憲又會如何選擇?
陳禹拱手告退,李藎忱又轉而看向楊素:“還有多少天能到許昌?”
“回陛下,應該不過兩日了。”楊素急忙回答,“現在許昌城內各路兵馬雲集,已經陸續開始向北進攻,陛下抵達許昌的時候,陳將軍應該已經在進攻軒轅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