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漢雖然有了西北天然馬場,但是騎兵的培訓遠遠不是一年兩年的功夫,現在大多數的騎兵在各支部隊裡麵還是以斥候的形式存在,隻有禁衛軍和駐紮在關中的虎翼軍擁有完整的騎兵部隊,禁衛軍自然不用說,這是大漢的門麵,而虎翼軍也是因為靠近西北,得天獨厚罷了,否則侯秘等人也很難保持這麼大規模的騎兵編製。
這兩支大漢軍中僅有的規模數千人以上的騎兵隊伍相互之間當然是不服氣的,侯秘和於璽訓練出來的騎兵還是遵循著北方鮮卑騎兵的作戰方式,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輕騎,數量也相對更多。而禁衛軍的騎兵,包括羽林騎的騎兵,實際上已經類似於甲騎,衣甲雖然算不上厚實,但是幾乎實現了全身和半馬覆蓋,更不要說隸屬於羽林騎的重甲騎兵,那是實打實的人馬披甲。
可以說這兩支隊伍在組成上就已經有所不同,在作戰思維上更是不一樣,所以相互之間不對付也在情理之中,隻不過平時很少有相互交流切磋的機會,這一次,總算是有機會了。
王謙的敗兵應該在兩三千左右,城破之後還能夠帶著這麼多人成建製的潰退,王謙此人的統兵能力還是有的,不過不管他是帶著兩三千人也好,帶著更多的五六千人也罷,在漢軍騎兵的麵前不過就是鮮美的獵物罷了。
禁衛軍的騎兵率先發動衝鋒,緊接著北方,侯秘率領的騎兵也出現,相比於禁衛軍明顯的三角衝擊陣型,虎翼軍的騎兵更加零散,拉出來一個斜麵,正對著北周敗兵。
“殺!”程峰大吼道,羽林騎衝在最前麵,上百名重甲騎兵根本無視敵人密集的箭矢,手中的投槍率先丟了出去。
箭矢刺在戰馬或者人的身上,隻是單純的掛在這衣甲上罷了,甚至還有一些力道不足的箭矢,都很難對重甲騎兵造成什麼影響,隻不過是在厚重衣甲上敲擊一下、留下些許刻痕,就旋即被彈開了。
但是那投槍丟出去可不是這樣的,投槍雖然也不算長,但是比箭矢可是要沉重鋒利很多,不少投槍直接貫穿北周士卒的胸口,甚至一些力量大的直接洞穿盾牌。
“結陣,放箭,繼續放箭!”王謙大吼道。
金墉城和內城之間的距離雖然不算長,但是步卒就算再怎麼跑也不可能跑得過騎兵,這個時候所能做的選擇就隻有結陣固守,哪怕是敵人已經從兩個方向同時夾擊,結陣固守也隻是讓全軍覆沒的時間稍微往後拖一拖罷了。
而重甲騎兵距離越來越近,聽著戰馬的嘶鳴聲,北周士卒們的臉上已經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重甲騎兵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可不是什麼熟悉的東西,這種吞金巨獸本來就不是亂世之中的王朝輕易能夠打造出來的,而且南方雖然有錢但是沒有戰馬和身體強壯的將士,北方的騎兵更是沒有擺脫草原騎兵多是輕騎的發展規律,所以重甲騎兵自然而然並不受歡迎。
曆史上重甲騎兵真正大規模登場實際上都要等到宋代之後,隨著北方冶煉的發展,遼國、金國等北方馬背上的民族都開始打造重甲騎兵,比如金國的鐵浮屠就是著名的鐵騎。
因此這個時代驟然看到全副武裝的重甲騎兵,對於這些北周士卒的震懾是很明顯的。
**雖然強大,但是**發射的槍彈終究還很細小,打入人體內一來要看臉,二來也不完全就會致命,但是這甲騎卻不一樣了,這就像是一座移動的大山,就這麼迎麵壓了上來,任何有膽量在麵前站立的人似乎都會被這大山直接碾壓成肉泥。
甲騎撞入人群之中,橫衝直撞,北周士卒慘叫著逃竄,而後麵更多的禁衛軍騎兵已經掩殺上來,驅趕著周人向北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