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358 字 10個月前

除了科舉製之外,世家想要守護並且延續這些東西,自然就需要積極地參與到朝廷傳播文化的行動之中,書院顯然就是文化傳播的最好載體。

“江南各家想要派人支援北方的書院建設,這是好事,”李藎忱下了一個定論,“但是書院怎麼教書育人,不是他們說了算了,朝廷之前就已經統一了三大書院的教材,現在也是應該統一一下地方各個書院的教材,朕需要的是允文允武,畢業之後就有獨當一麵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群隻知道每天搖著腦袋‘之乎者也’的廢物。”

楊素和蕭世廉對視一眼,陛下這是很明顯的表達出來了對那些儒生和清流的不滿,而實際上作為實乾派,他們對於這些隻知道泛泛而談的書生們也沒有什麼好感,甚至南朝裹足不前這麼多年,和這些人也不是沒有關係。

可以說東南士族的頭銜讓很多人沉醉其中,卻忘記了一個國家和王朝的強大遠遠不是嘴上說說、心裡想想就能有的。

人是可用的,但是怎麼用,還是一個問題。

李藎忱徑直說道:“除了東南的人才之外,北方的人才也要抓緊網羅,朕不相信北方的人都已經跑的乾淨,更不相信宇文憲對於他們的吸引就那麼大。”

頓了一下,李藎忱看向楊素,楊素頓時明白過來:“臣遵旨!”

李藎忱這是在暗示他,關中不少人才現在都處於半隱居以觀望天下大勢的狀態,而今大漢已經明顯占據了優勢,顯然這些人才也應該要坐不住了,楊素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人,要想辦法幫助朝廷勸動這些人出山了。

再等下去,朝廷可能就沒有今天這樣需要他們了。

蕭世廉也神情一凜,陛下顯然是不打算讓江南世家獨享北方人才教育的這一杯羹,關中人才進入中原,以及來自於各個書院的人才,中原自然會是人才薈萃,書院教育已經不算什麼,整個中原想要恢複元氣應該也不是非常難的事。

陛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啊。

李藎忱緊接著問道:“現在北方有沒有什麼動靜?”

楊素急忙說道:“回陛下,暫時還沒有,據說薛延陀部從草原南下,正在騷擾幽州一帶,宇文憲此時不敢輕動。”

“這些薛延陀人總算是開竅了。”李藎忱笑了一聲。

曆史上的薛延陀部就是欺軟怕硬,先是跟著突厥打隋唐,後來發現突厥人要敗,立刻就向大唐低頭,甚至還狠狠的哭訴了一把,說之前都是因為該死的突厥人的壓迫,現在他們打算奮起反抗,結果等到唐朝把精力轉移向西域,薛延陀人又抓緊反叛,妄圖能夠成為又一個突厥,隻可惜最後被盛唐直接碾壓過去,從此消散在曆史長河之中。

之前薛延陀人一直在幫助北周抵抗大漢,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裝裝樣子,但是態度還是比較鮮明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