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之後,花錢如流水,這是眾所周知的,要不是錢糧屬實是跟不上,軍方早就已經叫囂著要進攻河北、直接踏平北周了。
“今年戰事雖然緊張,但是都是戰線並不長,都在戶部之前的預料之中,國庫尚且還能支撐的住,不過盈餘可能有些難了,現在的赤字有兩千萬貫。”於德苦笑道,“按照原本的計劃,這兩千萬貫一個冬天的稅收和商貿還是能夠彌補回來的,但是現在來看有些難。”
李藎忱點了點頭,打仗就是要花錢的,否則就不是打仗了。
兩千萬貫尚且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現在大漢國庫歲入能夠達到五六千萬貫,這還不算地方府庫、內府等等的收入,各處加起來應該有七八千萬貫。
據說曆史上宋代的國庫歲入能夠達到億萬,李藎忱當然有自知之明,現在大漢的疆域並不比宋大出來多少,畢竟河北都還在北周的手中,而南中、安南等地還剛剛發展起來尚且需要朝廷的扶持,因此現在國庫能夠有這個收入李藎忱已經很滿足了。
平城之戰一觸即發,戰爭一旦開始又要燒錢,想要趁著冬春之季休養生息、增加國庫收入自然也就變得不可行。甚至朝廷的赤字還有可能會繼續增加。
“不過陛下放心,各個錢莊都表露出來堅決支持朝廷的意思,所以就算是國庫入不敷出,我們也並不是沒有和北方敵人戰鬥的底氣。”於德抓緊給李藎忱吃了一顆定心丸,免得陛下說他們戶部無能。
李藎忱笑道:“這幫家夥也是無利不起早,利息雖然不高,但是朝廷必然不會真的欠著他們的錢不還。”
其實朝廷從錢莊貸款就相當於在小範圍內發行國債了,國債的利息當然不會高,但是朝廷為了自己的信譽和穩定,是鐵定要還錢的。更重要的是大漢的工商製度和體係才是支撐著錢莊發展下去的根基所在,要是大漢因為缺錢而戰敗,那錢莊就不用混了。
彆說朝廷一定會還錢,就算是朝廷不還錢,錢莊們肯定也會站出來一起給朝廷輸血。
對於李藎忱來說,這當然是好事。
商人逐利,乃是本能,但是即使是這樣,李藎忱也要讓這些商人們儘可能的為大漢逐利,大漢和他們一起獲利才是李藎忱大力發展工商的目的所在。若是這些商人反過來傷害大漢的利益,那李藎忱還不如不要商人呢。
“大家都多堅持一下,”李藎忱看向禦書房外的天空,雖然天空依舊陰雲密布,但是依舊有絲絲縷縷的陽光頑強的從雲縫之中流淌下來,“誰無風暴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蔣芒和於德倒是自信滿滿地同時拱手應諾。
大漢的強大,是他們親手締造的,現在的這點兒考驗對於這個巨人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
所以他們從未擔憂和失望,隻是害怕自己不能儘一份綿薄之力。
“花錢如流水,花錢如流水啊。”陳宣華看著尉遲貞寫下的賬本,上麵娟秀的字體此時像是針一樣一點一點紮著她的心。
這是內府專用的賬本,上一次從建康府那邊調撥過來的資金基本上都消耗的乾淨。
而賬本上每一筆開銷都記錄的清清楚楚,就算是陳宣華不想承認也得承認。尤其是關於醫院和藥房方麵,每一筆賬目背後的一串零,都讓陳宣華肉痛。
自己什麼時候花了這麼多錢。
相比之下,義學等等的開銷也不在少數,但終歸還是要比醫院少。
尉遲貞將算盤推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