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李藎忱出麵了,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陳宣華一躍而起。
李藎忱衝著尉遲貞招了招手,尉遲貞也欣然起身。
“陛下,你還有好多奏章呢”陳宣華想到什麼。
李藎忱不由得笑道:“朕看奏章都看累了,勞逸結合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嘛!”
急匆匆的穿過大殿前的空地,楊素得知李藎忱並不在大殿這邊,便直接向禦書房走去,跟在他身後的張須陀同樣臉上帶著擔憂的神色。太尉府剛剛得到的消息,北周在蒲州的駐軍開始向蒲阪移動,關中那邊已經在詢問是不是要加固蒲阪防務,尤其是有沒有必要將已經抵達關中的李詢所部留下來,以免發生意外。
畢竟蒲阪這個地方是關中的咽喉所在,不容有失。
楊素個人並不認為北周軍隊真的打算進攻蒲阪,本來蒲阪以西就有關中漢軍把守不說,以東還有虎翼軍,一旦進攻蒲阪,那麼自然而然會麵對漢軍的兩麵夾擊,更何況就算是蒲阪真的被撬動了,向西是長安城,向東是潼關,都是實打實的雄關漫道,從這裡破局對於宇文憲來說並不是最佳的選擇,甚至都不能說是合適的選擇。
因此北周軍隊這麼做更有可能是想要牽製住李詢的兵馬,這足足三萬經曆過南征之戰的精銳悍卒,一旦北上進入平城,對於宇文憲即將展開的平城戰事來說絕對是一個阻礙。
當然了,現在北周的主力兵馬都在幽州和並州,直麵蒲阪的河東有多少可戰之兵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但是畢竟這是蒲阪,楊素也不敢掉以輕心。
萬一宇文憲進攻平城隻是聲東擊西,最後的目標就是蒲阪呢?
這件事已經引起了太尉府內參軍、參謀們的爭吵,大家各持己見,拿不出來一個確切的答案,因此楊素和張須陀隻能先來麵見陛下。
家大業大,煩心的事情自然就多,按理說敵人的這一次小小調動並沒有完全影響到戰局,甚至還不足以對現在的漢軍部署產生什麼影響,所以太尉府應該是拿出來一個確切的章程了之後再去麵見陛下,李藎忱要做的隻是在幾個方案之中進行選擇就可以了。
但是事關關中的安危,楊素也不敢掉以輕心,隻能先告訴陛下一聲,看陛下能夠拿出來什麼樣的主意。
“長史,你說陛下會讚同哪一種想法?”張須陀壓低聲音說道。
“某也不能確定,宇文憲的動作很突然,既可能是疑兵之計,引誘我們把注意放在蒲州,也可能平城那邊是聲東擊西。”楊素沉聲說道,“陛下性格已經日趨穩重,或許會認為兩者兼有,並且撤掉一部分打算支援平城的兵馬,以求關中安穩。”
“但是這樣的話會讓平城那邊更加艱難。”張須陀苦笑道。
本來平城方向上,漢軍就是被兩麵夾擊、以少敵多,援兵數量再少一點兒,這仗還怎麼打?
楊素同樣也是憂心忡忡,戰局發展到這一步,看上去大漢已經占據優勢,但是漫長的戰線上當真一步也不能走錯,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給北周翻盤的機會。
身為李藎忱身邊的第一智囊,楊素也不敢輕易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