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69 字 10個月前

這支兵馬經曆了南征之戰的磨礪,又以當初隨著李詢投降的關中等地人為主,無論是經驗上、內部的團結上,還是對北方氣候的適應上,都有必然的優勢,當然了李藎忱更清楚,這幫家夥都是在南疆殺紅了眼的,北方的寒風還不足以就讓他們的殺戮之氣冷下來,上戰場絕對堪稱勁旅。

因此宇文憲顯然很傾向於能夠使用計策將李詢留在關中。

楊素應該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並不著急直接向李藎忱稟報。

李藎忱倒是有些好奇太尉府內部對這件事的反應,太尉府就是大漢的參謀部,內部派係林立是自然地,畢竟各處將領、各地將門總歸是要在最上麵有自己的發言人的,不然功勳來了怕是連個表現的機會都搶不到。

楊素可以憑借威望和眾人信服的能力做出最後的判斷,但是絕對不可能也不敢壓住下麵的聲音。

“走,我們去太尉府。”李藎忱招呼李平。

太尉府就在宮牆腳跟下,李藎忱並沒有坐車,而是和李平一起步行走了過去。伸手製止住門口的護衛稟報的意思,李藎忱走入太尉府之中,還沒有走過大門,就聽見大堂上的爭執聲。

太尉府議事堂上,一張巨大的大河沿線輿圖懸掛在正前方的屏風上,而在屏風下則是從北方的河套一直到東方青州大河入海口的沙盤,將北方的山川地勢完美的塑造了出來。

太尉府的參謀們此時正站在沙盤旁邊,準確的說是站在沙盤兩側,互相看著對麵。

站在左邊的是堅持宇文憲會在平城發動攻勢的參謀們,而站在右邊的則是堅持宇文憲有可能趁機進攻蒲阪的參謀們,還有寥寥幾個人就站在左右中間,顯然他們或是還沒有拿定主意,或是認為宇文憲另外還有圖謀。

太尉府是大漢的智囊薈萃之地,這幫家夥各自都可以說是人中翹楚,而太尉府又是一個不會因為你提出反對意見就把你怎麼樣的地方,甚至提出的不同意見越多越容易受到重視,畢竟李藎忱需要的就是一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效果,更何況這些參謀們要麼是是從一線上退下來的老將,要麼是將門出身、基礎知識牢靠的年輕人,說他們是諸葛亮自然不可能,但是水平倒是要比“臭皮匠”高很多。

“宇文憲進攻平城,因小失大,主力全在北方的話,豈不是將河東、鄴城等地暴露出來?”伸手指著沙盤正說話的是李穆的兒子李直,他是太尉府的高級參謀,是地位僅次於張須陀的存在,而且站在這裡說話,背後站著的也是關中將門,說話分量可想而知。

李直認為宇文憲進攻平城隻是虛晃一槍,目的在蒲阪。

“正剛(李直表字)兄此言差矣,”站在李直對麵的一名年輕人開口說道,“不下平城,宇文憲便一直有後顧之憂,趁著冬天我軍都在休整,抓緊解決平城戰事有什麼不妥?易地而處,若正剛兄是宇文憲,難道會眼睜睜的看著平城孤懸自己身後卻不管不顧,偏偏要來啃蒲阪這塊硬骨頭麼?”

“雖說是硬骨頭,但是在整個大河防線上,蒲阪的確是眾所周知的薄弱之處,因此陛下當時才會調動征南將軍所部進入關中,就是為了防範蒲阪有失,現在征南將軍若是北上支援平城,那蒲阪依舊沒有多少人把守,如何不能做為突破口?”

“若是宇文憲想要趁此機會進攻蒲阪的話,為何現在就要露出動靜?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我們麼?”

“保不齊宇文憲就是為了讓我們以為他不過聲東擊西之計,而虛虛實實之下,目的就在蒲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