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裴世清甚至連不滿的情緒都不敢流露出來,王隆不由得笑了笑,轉身離開。
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河東之主已經不是北周了,而是大漢。
你們聞喜裴氏雖然強大,但是很不幸,你們跑的沒有我王隆快。
或者說你們沒有我王隆命好。
要不是在風陵渡直接對上了漢軍,恐怕我王隆現在也還在河北郡城中瑟瑟發抖,不知道前路如何呢。
當真是老天保佑啊,竟然會給了我這麼一個機會。
以大漢對世家的態度,河東世家應該是要灰飛煙滅了,大漢肯定不會允許會有這麼一個強大的世家團體就盤踞在天子腳下,但是世家灰飛煙滅,灰飛煙滅掉的隻是世家賴以上進的製度罷了,比如九品中正製。但是世家的家傳文教並不會煙消雲散,甚至每個家族所能保留下來的財富和田產之類的也各不相同。
這一切自然就取決於向大漢表忠心的快慢,來早了什麼都有,來晚了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
李藎忱沒有必要,也不會一視同仁。讓一部分河東世家能夠拿到好處,而讓一部分一直猶豫的世家消失掉,本來就是讓整個河東長久安定的最好辦法,因為這樣一來李藎忱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甚至還有收獲,並且換來了一部分世家的忠心耿耿,二來也很大的激化了河東世家內部的矛盾,一部分世家苟延殘喘,另外一部分世家卻消失,但是人終究是不會消失的,所以他們之間的敵視和對抗會繼續,這樣任何一個世家都不可能再做大。
世家被削弱甚至直接消散,才是整個社會真正擺脫封建奴隸的殘影、大步向前進的根本所在。從唐到宋再到明清,皆是如此。
王隆作為走在最前麵的人,當然是很清楚這個道理的,不過他也很高興成為李藎忱手中最鋒利的那把刀。
不管之後時代會發展到哪一步,每個家族、每個人又會迎接怎樣的挑戰,至少現在,太原王氏不會灰飛煙滅,甚至還會在整個變革之中拿到最大的好處,比聞喜裴氏拿到的要大得多的好處。
這就足夠了。
王隆是個知足的人。
而此時蒲州府衙之中,楊素正饒有興致的打量著裴世清。
楊素倒是沒有見過裴世清,不過對他來說,誰來都沒有什麼區彆,不過是把裴家的竹杠送過來讓他狠狠的敲一下罷了。
河東戰事現在的進展實際上遠遠不能稱之為順利,倒不是因為韓果和常善這兩個人有多麼難對付,實際上這兩個將領多年來都幾乎沒有獨自領兵的經驗,隻能算是偏將,讓他們帶一路偏師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指望他們真的能夠掌控好各自的隊伍然後對漢軍形成夾擊,就算是楊素能信,恐怕宇文憲自己都不敢這麼送人頭。
所以現在北周軍隊麵對咄咄逼人的漢軍,實際上是采取守勢的,他們在等待從鄴城和晉陽來的援兵,準確說應該是晉陽的援兵,鄴城那邊,宇文憲估計還是不敢輕舉妄動,李藎忱可是在大河南岸緊緊盯著的,隻要宇文憲敢支援河東,李藎忱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會率軍渡河、強襲鄴城。
畢竟鄴城失守,北方戰事也就差不多到頭了,大漢的經濟雪崩那也已經沒有任何關係,慢慢恢複便是。
隻是北周軍隊並不知道,看上去隨時都要殺過來的漢軍,也有自己難念的經,錢糧就像是一條鎖鏈鎖著漢軍的步伐,讓楊素現在真的可以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因此河東世家終於主動開始送竹杠了,楊素當然要狠狠的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