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體型更加高大的北方子弟,顯然是北出草原、深入西域,和那些人高馬大的草原部落以及西域各部鬥爭,顯然更加合適。
未來的世界還廣闊著呢,有的是你們衝殺開拓的機會,沒有必要拘泥在這中原九州之地。
現在計劃唯一還沒有完全確定的,就是海軍方麵的問題。
陸師將領們基本上都沒有考察過海軍的作戰方式,所以他們也不知道海軍到底能夠派出多少人,而海軍陸戰隊又有多大的能耐。要是能夠和陸師一樣,那倒還可以依仗,但是如果就是一幫隻能在船上蹦蹦跳跳的家夥,那上了岸真的不足為憑。
並不怪陸師將領們有這樣的想法,曆史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堂堂“孫十萬”,十萬東吳水師上了岸之後竟然能夠打的一地雞毛,固然孫權本人的統兵能力是有問題的,東吳水師上岸之後的作戰能力也值得懷疑。
李藎忱看向王昌:“海軍是怎麼打算的?”
王昌當即說道:“海軍已經派人沿著海岸線考察適合登陸的地點,現在已經找到多處。”
一邊說著,王昌一邊走向輿圖,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陛下請看,從青州越過大河,向北依次是樂陵郡、浮陽郡、渤海郡以及一路向北的漁陽郡。”
李藎忱打量著輿圖,樂陵郡到渤海郡一線州府密集,構成了鄴城的東部防線,這裡也是青州漢軍擬定的進攻方向,屆時吳惠覺會率軍向北越過大河直接進攻樂陵,突破鄴城東部州府之後一路向西,和從洛陽、陳留方向殺過來的漢軍構成對鄴城的夾攻。
不過北周本來就在這一帶屯駐重兵,再加上吳惠覺現在還擔負著維持青州穩定、建設重要海上港口的任務,所以這一路兵馬充其量也隻是佯攻,李金晨並不指望著他們能夠多快衝破北周軍隊的阻攔。
若是派遣海軍從樂陵以北登陸並且和青州主力形成對敵東部防線夾擊的話,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多少就有些浪費了,讓海軍再跑到海上去兜一圈,還不如直接讓他們配合著陸師,從海上和陸地的正麵方向上同時發動進攻呢。
還不夠麻煩的。
可是過了渤海郡再繼續向北,沿岸基本上都是荒無人煙的灘塗,一直要向內陸才會有城鎮。畢竟在這個時代,這一片土地還處於慢慢向海洋延伸和堆積的階段,沿海多數都是被海水侵蝕的鹽堿地和灘塗沼澤,並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和耕作,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人煙。
想要找到一個大點兒的沿海城鎮,要一直北上到漁陽郡了,那裡是幽州的中心,也是現在宇文憲全力經營的大後方,糧食、冶煉等等都在此處。
依托長城和太行山的保護,此時無論是平城的漢軍還是北方草原上的薛延陀人,都無法威脅到這看似就在嘴邊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