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麼多的撥款是不是必要的,現在軍隊有沒有這麼大的需求,而如果這麼做了又會給後勤甚至整個社會造成多大的影響,魯廣達等人自然是考慮不到的,畢竟這本身就不在他們考慮的範疇之內。
一旦李藎忱草率的答應了,那麼很有可能給六部甚至整個社會帶來一場災難。
不說彆的,戰爭才剛剛開始,洛陽的米價就已經開始上漲,若是抽調過多的勞動力甚至社會資源集中在武器裝備生產上,有可能導致生活必需品的生產都會受到影響。而糧食等等的運輸甚至收獲也都會受到戰爭的直接影響。
前線現在遠遠沒有到吃緊的地步,李藎忱不可能為了保障前線就直接破壞掉後方的社會穩定。
更何況現在軍中缺少的並不是火器和衣甲,而是足夠多的能夠標準化使用這些武器的人。現在朝廷各個工坊的產能早就已經能夠滿足軍方的要求,就算是再多生產其他的物資也沒有用,因為軍方根本就拿不出來那麼多人。
火炮還好說,經過簡單的訓練還是比較容易掌握操作的,但是甲騎就幾乎不可能了,因為騎兵的訓練本來就是曠日持久的,在騎兵之上再訓練出來甲騎,自然就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
北周擁有數量龐大的輕騎,在這個基礎上挑選優良戰馬和騎兵組建甲騎自然也更加輕鬆,而大漢連輕騎都沒有多少,就算是有再多的衣甲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足夠多的甲騎。
這也是李藎忱堅持要禦駕親征的原因之一,要不是身在此處、清楚實際情況,恐怕李藎忱還真的以為前線要堅持不住、隨時有可能因為周人的甲騎而崩潰呢。
“臣一時考慮不周,還請陛下恕罪。”魯廣達單膝跪地,拱手說道。甲胄在身,跪地就已經是大禮了,表示現在魯廣達心中的惶恐不安,畢竟他剛才這一番說辭要是跑到有心人的嘴裡,不知道會被編排成什麼樣子呢。
李藎忱擺了擺手:“朕知道你也是一片公心為我大漢著想,如何會責怪你?快起來吧。”
魯廣達心中感動,急忙答應。
而李藎忱伸手指了指輿圖:“當務之急,是拿下齊子嶺!”
眾將頓時轟然應諾。
————————
此時身在齊子嶺下的蕭世略並不知道自己眼前的這座山已經變成了大漢的下一步戰略目標。
之前被若乾鳳鬨了這麼一出,要不是援兵趕到的及時,蕭世略和杜伏威可能真的要不得不主動撤退,不然的話被幾麵夾擊,蕭世略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頂不住。
援兵趕來支援並不是因為收到了蕭世略的求援,打通齊子嶺本來就是戰爭開始之後楊素下的命令,河東戰場的進攻重點固然是在晉陽,但是楊素本人也傾向於儘快打通河內和河東戰場的聯係。沁水河穀是一條道路,這齊子嶺也是一條道路。
所以楊素早早地就派遣邵州的漢軍趕來支援,甚至駐紮在邵州的淳於岑親自率領兵馬向東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