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767 字 10個月前

幽州刺史崔彥睦並不在燕郡,而在?水上。

崔彥睦出身清河崔氏,現在冀州還在北周的掌握之中,清河崔氏雖然也渴望能夠離開北周的魔爪,和聞喜裴氏那樣解脫,不然的話這些年的家底就有可能真的被宇文憲給扒拉乾淨了,但是畢竟人家的刀還架在你的脖子上,這種事想想也就好了,乾是不敢的。

而崔彥睦和清河崔氏本家的關係並不算深,並且他之前一直是在中原一帶為官,後來北周統一北齊之後,考慮到崔彥睦到底是北方出身的,所以把他調到北方來,一直留在了幽州。

對清河崔氏,崔彥睦沒有太多的感情,甚至對北周,崔彥睦都沒有太多的歸屬感,他秉承的是明哲保身的原則。反正我現在身在幽州,是不折不扣的大後方,那麼我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維持好這一方的和平安定就好了。

他這個幽州刺史,頭上還頂著一個兼顧民政的幽州行軍總管,所以說是空架子也不為過,隻不過獨孤永業為了表示自己沒有大權獨攬的意思,主動規避到了昌平郡,把幽州的民政事務實際上還是交給了崔彥睦。

崔彥睦和獨孤永業之間,沒有什麼矛盾衝突,也沒有什麼默契好感,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崔彥睦處理好民政事務,再交給獨孤永業過目一下就好了,獨孤永業一般不會表示反對,而他提出什麼修改意見的話,崔彥睦基本也會全盤接受。

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不溫不火,這自然是最讓宇文憲放心的模式。

畢竟幽州這個大後方,是宇文憲最後的退路,宇文憲本身也不希望看到幽州的兩個主官相互之間發生衝突,同樣也不期望他們兩個聯起手來,不然的話到時候宇文憲一旦兵敗撤退到了幽州,結果被兩個人聯手威脅的話,宇文憲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不過宇文憲並不知道的是,崔彥睦和獨孤永業的兒子獨孤須達還是有很多矛盾衝突的,兩個人蹲在一座城裡,誰都管不了誰,自然越來越看對方不順眼。

好在他們兩個也知道現在不是內部起衝突的時候,所以崔彥睦經常帶著官吏在?水沿線巡視,而獨孤須達則經常跑到燕山下或者漁陽郡操練兵馬,儘可能的避免麵對麵。

現在崔彥睦就正在視察?水沿岸民政的路上,不過他也不會走太遠,到潞口鎮就會折回。

這次到潞口鎮,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接見一下周圍村寨的村長,給大家打打氣。今年春耕進行的還算順利,收獲的時候可不能掉鏈子。

?水沿岸,是崔彥睦重點打造的耕作區域,尤其是從燕郡到潞口鎮這一帶,雖然算不上良田千萬頃,但是也頗有幾分安寧繁榮的景象。

相比於中原的戰火紛飛,幽州這裡雖然在之前飽受戰火摧殘,但是至少近些年草原上突厥人銷聲匿跡、薛延陀人又沒有多大的膽量越過長城南下,所以幽州反倒是成了難得的世外桃源。

除了農田之外,?水北岸還有大量的冶鐵作坊,也是崔彥睦和獨孤永業的心血。

北周軍隊的甲騎衣甲就是從這裡打造出來的。

崔彥睦每次都得親自在冶煉工坊走一走,看著那些爐子冒煙,才能放心。

潞口鎮已經近在眼前,這個鎮子位於潞水入?水的地方,自然而然形成集鎮。

“恭迎刺史!”碼頭上已經站著本地幾位族長。

潞口鎮是一個自然形成的鎮子,崔彥睦也沒有專門安排官員來管理,隻是配備了相應的吏員,而鎮子本身實際上是本地的幾個家族共同維持秩序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