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句話裡明顯帶著嘲諷,“誰敢不來”,分明是你們刀劍相加逼迫大家前來的罷了,難道還真的以為大家願意來?
崔彥睦皺了皺眉,假裝沒有察覺到什麼,徑直向前走去。
——————
柳述前來潞口鎮的本意是想要刺探一下消息,這裡是?水和潞水交叉的地方,也是漁陽郡和燕郡這兩個幽州重鎮的行人商販往來的必經之地。
雖然從陸路走更近,但是大宗貨物之類的還是走水路比較方便,另外沿途都有村鎮也更加安全,畢竟從漁陽直接到燕郡,需要沿著北方的山脈走,有不少打家劫舍的。
因此潞口鎮雖然繞遠,卻成了很多人的必由之路,各種消息自然也不少,除了?水下遊的“根據地”之外,幽州白袍最大的落腳點並不在燕郡城裡,而是在這潞口鎮,足足有五個人。
雖然寒酸,但是柳述總共能夠指揮的白袍嫡係就沒有多少,五個人已經三分之一了。
結果柳述也沒有想到,在半路上竟然收到了刺史前來視察,大家都要來參見的消息。
柳述沒有想到崔彥睦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跑出來視察,對這位幽州刺史,柳述其實並不能算非常熟悉,畢竟幽州真正做主的不是崔彥睦而是獨孤永業,因此白袍搜集情報的側重點一直都在獨孤永業身上。
不過兩人倒是曾經見過麵,柳述甚至能夠感受到崔彥睦對自己還是很欣賞的。
不管怎麼說,柳述也是這潞口鎮眾多村寨之中少有的幾個乖乖把糧食繳納上去的村長。
既然崔彥睦來了,那就不妨見一見,沒有什麼比從這位幽州刺史的口中聽到的情報更加準確地了。
因此當柳述站在潞口鎮韓氏府邸門前見到崔彥睦的時候,崔彥睦很高興,柳述也很高興,隻是雙方都不太清楚,對方為什麼這麼高興。
“柳老弟多日未見,有些清減?”崔彥睦笑著說道。
海軍那幫家夥遲遲不到,某能不擔心麼,可是真的茶飯不思了好幾日。柳述腹誹一句,臉上也掛了假笑:“春耕剛剛結束,一直在指揮大家耕作,瘦了點是應該的,反正還會再長回去。”
崔彥睦打量著柳述,忍不住讚歎道:“若是給予大任,柳老弟當能為國之棟梁。”
某現在就已經是國之棟梁了。
柳述撇了撇嘴。
崔彥睦並沒有注意到柳述的神情,而是忙著和其餘的人寒暄。
除了柳述這個見過大世麵的人之外,其餘的村長和寨主們顯然都是不折不扣的土包子,能夠得到刺史親自接見,一個個受寵若驚,甚至連話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說了。
等到崔彥睦再轉過來的時候,柳述已經悄然入席。
寵辱不驚,這家夥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