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態度(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878 字 10個月前

() 現在對岸北周軍隊的數量也不少,隻有儘可能快的把更多兵馬都運送到北岸去,才能夠開拓出來一片能夠讓漢軍堅守以等待後續兵馬全部渡過白溝的陣地,因此軍方想要建設橋梁的意圖也是能夠予以理解的。

不過既然能夠通過浮橋等替代手段解決的,還是儘可能使用替代手段吧。

國庫裡有幾斤幾兩,李藎忱心裡也清楚,能省一點是一點。

軍方將領都離去之後,李藎忱緩了一口氣,伸手揉了揉太陽穴。

有時候手下人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軍方和文官會因為資金的問題起衝突,南北官員之間又會因為人員分配的問題起衝突,甚至就連六部和軍方各自的內部也會因為搶奪任務和戰功起衝突。現在陛下禦駕親征,這些事情自然就都一股腦的拉到李藎忱的麵前,既然陛下在,那就最好、也隻能讓陛下來做決斷,不然的話陛下豈不是顯得和吉祥物一樣了麼?

其實有時候李藎忱很想當一個吉祥物。

不過或許當他成為吉祥物的時候,又會掙紮著想要掌握實權。

果不其然,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陛下應該多注意休息,保重龍體。”陳叔慎對著李藎忱拱了拱手,陛下明顯露出疲憊的神色,雖然他也是一路趕來之後就直接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不過到底自己擔負起的隻是一個戶部,而陛下擔負起的則是偌大的天下,承擔的壓力本來就是無法相比的。

李藎忱擺了擺手,表示無虞:“建康府那邊現在怎麼樣,你姊姊還好麼?”

陳叔慎心裡也放鬆了些,陛下留下自己顯然不是又有什麼事情要吩咐,隻是聊聊家常。

對於陳叔慎來說,這不是什麼壞事,國舅爺的身份能夠讓他在做很多事的時候都有便利,大家總歸都要看在陛下和皇後的麵子上對國舅禮讓三分,比如今天,就算不當著陛下的麵,軍方將領們也不敢真的把陳叔慎怎麼樣。

“南方最近很是安寧,姊姊亦是牽掛陛下,時時說起和陛下已經有許久未見。”陳叔慎微笑著說道,“好在現在路途通順,家書往來勝過往昔,總能聊解相思之苦。”

李藎忱點了點頭,南方安寧,也就是說南方的文武群臣現在已經逐漸接受了遷都洛陽、國家的政治中心北移這一個事實。

政治中心北移本來就是必然,南方雖然這些年發展得很快,但是北方的底蘊到底還是擺在這裡的,再加上中原為天下之中、帝王當居中原而鎮天下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所以李藎忱不可能舍棄洛陽或者長安而一直把都城放在建康府。

即使是到兩宋時期,江南繁華之處實際上已經勝過中原,但是南宋定都臨安,依舊和晉室衣冠南渡一樣,被冠以“偏安”的稱呼。

更何況李藎忱現在已經完成了南中、嶺南和南洋的布局,剩下的就是等待人們一代又一代繁衍、人口一代又一代增多就好了,真正需要李藎忱操心的還是北方,三百年戰火摧殘讓北方遍地都是廢墟,如何才能儘快安民和振興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中心北上,自然也就意味著資金、文化等等的北上,南方的資金必將會反哺北方,帶動北方的發展。

隻要南方文武們不橫加阻攔,那麼就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李藎忱走到這一步。

陳叔慎微笑著說道:“陛下或許還不知道,現在建康府很多商賈乃至於文人墨客,都開始北上,向著洛陽進發,可想而知,等到今年年底,洛陽又會是另外一番繁榮景象。”

李藎忱怔了一下,撫掌感慨:“這倒是好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