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青連忙擺手,而李憐兒隻是看他拄著刀的動作就知道他在撒謊,登時讓醫官給他檢查,自己先提著刀向前走去。
戰線已經被後續登陸的漢軍將士推到了壁壘之外,河灘上除了偶爾掠過的流矢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危險。
應該是意識到繼續進攻也沒有多少希望,周人營寨中已經傳來了鳴金收兵的聲音,本來就在緩緩後退的北周軍隊,一時間如潮水潰堤,蜂擁後退。
漢軍這邊雖然沒有鳴金收兵,但是主將都抓緊約束部隊。
彆鬨了,就算是加上新上岸的這兩批士卒,漢軍也不過萬人,這還不算第一批的死傷,要知道第一批上岸的幾千將士恐怕有三分之二都已經倒在這血肉堆砌的防線上了,因此北周軍隊一時間鬨不清楚漢軍的虛實而選擇撤退在情理之中,漢軍要是再自不量力的向前追擊,那就暴露了。
漢軍逐步撤回來,鞏固壁壘防線,打掃戰場。
一些被俘虜的北周士卒有氣無力的被押著走上船,壁壘防線這邊總共就隻有那麼寬,當然不能讓這些家夥在這裡占地方,和他們一起回去的還有漢軍的傷員。
醫療隊及時頂上來,就能夠及時把重傷員經過簡單包紮處理之後向後運輸,儘可能爭取治療時間。
對於北周的傷員亦是如此,不過重傷的就顧不上了,經過簡單包紮之後就直接先堆在一邊,而輕傷的則負責跟著一起打掃戰場以及照顧自家的重傷員,漢軍也沒有那麼多藥物可以供敵人的傷患使用,要不是大漢現在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恐怕醫官們都不會去給他們包紮救助,讓他們自生自滅去拉倒了。
不過這些重傷員,等漢軍這邊戰場打掃乾淨了,加入這些家夥還有命或者,漢軍不介意拯救一下,說到底大多數還都是漢家子弟,以後依舊能夠為國所用。
當然那些壁壘外的屍體和傷員,漢軍就管不了了。
周人已經派人打出白旗前來打掃戰場,漢軍自然也不會阻攔。
幾名醫官已經勘察完戰場,一個個麵色凝重。
李憐兒不用他們說,自然也知道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屍體從河灘一直鋪到壁壘內外,硝煙散儘,受傷的將士或是沉默不語,或是發出一聲聲呻吟。
戰鬥時候的興奮已經退散,剩下的隻有疲憊和袍澤戰死的傷感。
不過任何人都不能否認,那幾乎被鮮血染紅的壁壘,那一麵麵即使經過了最殘酷的攻防戰、陣地幾度易手之後依舊在高傲飄揚的赤色旗幟,正是這些將士們不屈靈魂的象征和見證。
這是屬於他們的豐碑。
“儘爾等所能。”李憐兒沒有布置任務,隻是吩咐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