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權傾南北最新章節!
斥候的聲音讓韓擒虎怔了一下,河套?
對於韓擒虎來說,或者對於絕大多數的奮武軍將士們來說,河套就相當於他們的大糧倉,正是因為當初韓擒虎在河套進行的開墾,才能夠保證奮武軍在北方激戰的糧草,不然的話就連糧草都需要從關中等地千裡迢迢轉運的話,那奮武軍就不用再向前征戰了,光是餓肚子就足夠要命的。
西北巡撫徐德言在此之前就意識到了河套開墾的重要性。關中本身實際上並不能算非常適合於耕種的地方,從西北而來、卷著沙塵的風往往會遮蓋整個關中,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關中就曾經飽受鹽堿地的危害,一直到挖掘了鄭國渠才有所好轉,不過曆經這麼多年,曾經是關中血脈的鄭國渠也已經荒蕪,再加上多年亂世,民不聊生,關中的耕種更是受到重創。
相比之下,中原、巴蜀等關中周圍的土地,條件自然就要好很多。
從關中繼續向西北,一路逐漸變成戈壁荒漠,自然更不適合耕種且不說,從關中向北,則是地勢高低起伏不定,關中人稱之為塬的土丘,有的密布樹木,有的則已經光禿禿變成黃沙,再加上人口稀少,自然也不是耕種的好地方。
因此河套這個向東接近平城、向西接近西北的地域,就成為徐德言和韓擒虎一直認為的適合於耕種的地方。尤其是韓擒虎之前駐守河套的時候,在此屯兵開墾,並且招募安頓草原上曾經被突厥人掠奪的漢人流民,逐漸讓河套成為北方的大糧倉,甚至已經能夠支撐平城和西北兩個方向的戰事,之前大漢的幾家報紙就曾經派人深入河套進行采訪報道,現在河套已經是大漢國內人儘皆知的“塞上江南”。
說句題外話,報紙派人去四處采風報道也是李藎忱的指示。
百姓對於國家這個概念的認知度不夠高、對於國家的歸屬感不夠強,也是有原因的,不隻是因為封建統治的家天下,讓很多人認為國家是帝王的國家,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還因為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隻能居住在自己的村落之中或者城鎮裡,自然就不可能知道在城門外、阡陌連通的遠方,還有大好河山。
這些都是祖祖輩輩拋頭顱、灑熱血打下來的江山,同樣是需要每一代的大漢子民去守護的。
所以李藎忱通過報紙這個渠道宣傳山河壯美,也宣傳各個地方新政實施的得力之處,一來加強人們對於國家的認知和認同,二來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往這些地方安家、就業,促進人口流動。
河套作為穩定的後方,一直以來都沒有再讓韓擒虎操心過,河套突然傳來急報,自然讓韓擒虎吃驚,吃驚之餘也不由得自己先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草原上突厥人死灰複燃?這不太可能,突厥人已經星散,並且在草原上那叫一個人人喊打,慘得很。
薛延陀部想要搞事情?這些鐵勒人雖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要是搞事情的話也會直接奔著平城而來,跑到河套去,他們就不怕自己向北先抄了他們在燕山以北的老家?薛延陀人也並不是完全的遊牧部落,他們和早期的鮮卑人有些像,居住地相對固定,甚至就連兵馬也是步騎參半,並非完全的騎兵。之前還在燕山外晃悠,現在就跑到河套去了,韓擒虎不信。
親衛們幫著韓擒虎拆開急報,韓擒虎匆匆看了一眼,不由得皺眉。
倒不是河套受到了攻擊,而是西北的吐穀渾人大舉進攻武威,整個西北隨之告急,原本優先供應平城這邊的糧食,肯定就要轉而先去供應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