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獨孤熊終於忍不住了,“你這是一派胡言!兩國並立,本無問題,結果明明是貴國先動刀槍,現在竟然還要反過來指摘大周之過錯,請問大周有何過錯?是擅動刀兵之罪,是魚肉百姓之罪?但請爾細細說來!”
“是不順天時之罪!”許善心擲地有聲,“天下大亂三百年,且不說鮮卑於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縱然把漢人和鮮卑人一並視之,天下已然大亂三百年,仁德之君所思所想的都應該是吊民伐罪、結束這三百年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
獨孤熊不由得哂笑:“既然都是換來天下太平,那麼為什麼不是大周滅爾南蠻,而是南蠻滅我大周?!笑話,不過就是給你們的侵略尋找一個借口罷了。”
許善心擺了擺手:“吾皇雄心壯誌,改革律法、任用賢才、發展工商,今日之大漢已非是昔年之南朝,當稱得上氣象一新。爾等但能前往江南乃至關中等地,甚至即使是嶺南、南中等古來荒蠻之地,便可看到大漢百姓安居樂業。反觀貴國,外弱中乾,人才不得重用而皆南下,賦稅沉重,百姓亦是叫苦連天。即使是大小世家,也都對朝廷政策多有怨言,齊王殿下難道還覺得大周現在能得北方之人心,猶然還有東山再起之日麼?”
獨孤熊一時啞口無言。
許善心說的確實是事實,大漢在招納人才、發展工商還有製定律法等等上一直都是有優勢的,這種優勢自然也逐漸從百姓更能安穩生活上逐漸擴大到綜合國力上,擁有廣袤土地和先進技術、製度的大漢,當然擁有更加精良的器械、更加強大的軍隊還有更加豐盈的錢糧,因此為了對抗大漢,這些年北周的確有些窮兵黷武。
丟人的就在於,窮兵黷武也沒打過。
而且大漢已經頗得民心,即使是北方百姓也有不少向往南方的,人才外流更是嚴重,今年大漢恩科,可是有不少北方士子嶄露頭角,而要知道這些北方士子本來應該是為北周所用的才對,可是世家的不配合再加上北周朝廷內部因為戰爭而導致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使得這些士子在不得其門而入之後,隻能選擇前往大漢。
當然,許善心的話裡也有誇大的成分。
戰爭打到現在,雙方都不過是在咬著牙硬撐罷了,隻不過大漢的製度、版圖上的優勢讓他們更容易撐下去罷了。要是易地而處,李藎忱恐怕也和現在的宇文憲一樣絕望——不過話說回來,李藎忱不是宇文憲,自然也不可能讓大漢淪落到今日北周這等地步。
雖然明知道許善心說的並非完全對,但是現在這種時候再爭論這些已經變得毫無意義。
宇文憲知道許善心是所為何來,不過他並不打算那樣做。
大周已經有了一個投降的天子了,不能再有一個,不然的話後人又會如何恥笑自己,又會如何恥笑宇文氏?
之前荒唐無比的北齊皇室,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宇文憲在混亂之中站出來,撐起來這一方天地,就是想要讓宇文氏最終不會變成後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