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03 字 10個月前

尤其是大漢北伐之後,都官尚書的實際權力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小,逐漸成為一個天下大事的傳遞者。

各部尚書也都有了單獨麵見陛下以稟報本部事宜的機會和權力,所以江總現在在不能立刻找到唐亦舜的前提下,單獨向陛下提起此事,於情理並沒有什麼問題。

江總深吸了一口氣,瞥向對麵的蕭世廉和裴子烈。

他們兩個目不斜視,似乎也在靜靜等著江總說話。

這反倒是讓江總鬆了一口氣。

蕭世廉和裴子烈沒有任何表情和動作,說明這件事陳叔慎肯定已經博得了他們兩個的同意,不然的話他們在意識到事情不太對勁的時候,肯定會果斷站出來打斷陳叔慎並且轉移話題。

想想也是,陳叔慎站在南方官員的立場上——實際上江總也是屬於南方派係,甚至還是不折不扣的前陳舊人,隻不過他之前犯下的那些事讓他並不怎麼被南方官員們待見,而且他自己也並不想再融入到這個曾經和自己互為政敵的團體之中——當然是希望能夠儘快冊立儲君,以正名分的。

而身為元戎派係領導者的蕭世廉和裴子烈,其出身本來就是南方不說,他們本身就算站在公正無私的角度上,當然也希望能夠早日冊立太子以安民心,讓大家有更多的心思放在對付敵人上。

當下江總向前邁出一步,正色說道:“啟稟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樣國不可長日無儲君。而今大漢一統天下,雖然已經沒有內憂,但仍還有外患,於內,自當穩定民心,於外方能縱橫捭闔。若論安穩民心,自當冊立太子,使朝野之間對於宮闈之內不橫加猜測,萬眾一心,征伐於外。因此臣請陛下冊封太子,以安社稷民心。”

李藎忱皺了皺眉,徑直問道:“朕正春秋鼎盛,而皇長子尚且年幼,此時冊立太子,是否操之過急?何不等皇長子學問更盛之後,再以之為太子?若是此時即冊封,恐會讓小兒得誌而不好學。”

李藎忱的話裡多少帶著一些不滿。

朕現在還年輕,三十多歲的年紀,放在曆朝曆代那也不算年長之君了。你們這麼著急催促朕冊立太子,到底有什麼想法?

實際上李藎忱本身也是打算趁著這兩天準備冊封太子的,但是江總——很明顯江總是被人指揮著——主動開口提到了這件事,頓時讓李藎忱心裡有些不情願了。至少站在自己麵前的這幾個自己視為股肱的文武對此是不反對甚至很是支持的,他們到底是出於公義的支持,還隻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結黨營私?

李藎忱可是記得很清楚,前朝時候,東宮一派在朝堂上大權獨攬,其中最主要的負責人,江總,可就站在自己的麵前,而甚至就連自己,在東宮崛起的早期也都是東宮在外的方麵大將,和朝中相互呼應,讓人更加不敢小覷東宮的威風。

當時坐在皇位上的陳頊,那也是出了名的猜忌之心甚重,結果不還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東宮一路崛起,最後擋都擋不住了麼?東宮崛起帶來的殘酷黨爭和對不在東宮派係之中的忠良之臣的打壓,李藎忱當時可都是看在眼裡甚至親身感受過的。

所以他現在也得小心提防真的有這麼一股勢力崛起,並且在自己尚未撒手人寰之前就把一切權柄都掠奪過去。

實際上李藎忱並不是真的擔心失去號令天下的權力,而是擔心自己的繼任者沉醉在大漢已有的繁華之中,不思進取,從而毀壞了李藎忱為大漢勾勒出來的藍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