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150 字 10個月前

相比之下,李藎忱更加上心的,實際上還是其餘的那些原本在曆史上默默無聞,甚至有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人。他們經過大漢書院的培養,誰能知道不會成為下一個名臣名相,為大漢之棟梁?畢竟時代變了,思想也變了,曆史上有赫赫威名的人不見得就能夠順應新的思想,而曆史上默默無聞的人,保不齊在抓住機會之後就能夠展露出來自己的才能,一飛衝天。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固然不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往往會有大量的金子被掩埋在地下,等到他們發光的時候,或許已經用不到他們了,或者他們本身也都已經垂垂老矣,發光又有什麼用?可不是人人都有精力能夠成為薑太公。

李藎忱親手在書院內部中心大道的儘頭植下一棵樹,看著在風中甚至微微晃動的小樹苗,李藎忱長長呼了一口氣。希望這書院的孩子們也會和這些小樹苗一樣,汲取營養,茁壯成長。

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齊齊背誦《詩經》中的詩詞,琅琅聲音在龍門書院之中回響,又盤旋直上雲霄。

在第二天出版的《洛陽日報》中,一名從現場返回的記者這樣寫道:

“當孩子們的聲音響起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放下手頭上的活計,聽著孩子們的聲音。聲音是那麼的清脆和動聽,以至於我們甚至都忘了記錄。最後陛下帶著孩子們又齊齊背誦了《詩經》中的《無衣》一篇,隻不過這首詩一向的肅殺在孩子們的聲音中顯得那麼的從容和壯闊,我們從中感受到最多的,並不是將士們生死與共的勇敢,而是一群年輕人、一群未來可能的棟梁們並肩向前進的鬥誌。我不知道這些孩子們到底懂不懂這首詩表達什麼意思,但是我想說的是,他們應該都懂,自己要做什麼。”

————————-

李藎忱端坐在大殿上,左手邊的戶部尚書陳叔慎、禮部尚書江總、刑部尚書沈君高等人和右手邊的樂昌、尉遲熾繁還有昨天從河內趕回來的蕭湘相互對視。

要討論的事情實際上很簡單,內府現在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朝廷不可能放任內府繼續如此發展。

內府按照原本的計劃在各個方向上按部就班的前進,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內部旗號不能再這麼保持一致了,尤其是書院還有醫院等等,而今發展的很快,可是他們在行事的時候都是統一打著內府的旗號,這本來就不方便管理,而且也很容易出現誤會。

遠的不說,單單是兩天前,內府書院這邊派了一批人前去戶部接受撥款,緊接著又是醫院這邊,也派了一批人,然後慈善堂之類的內府大小部門依次前來,讓戶部頓時好一頓焦頭爛額,最後就連陳叔慎自己都不清楚內府到底拿走了多少錢,有多少人是打著內府本身的旗號,又有多少人是具體到了各個部門,最後陳叔慎一氣之下也隻能把內府的人拒之門外。

結果這一下子輪到內府不願意了。

這一次朝廷北伐,內府出人出力,有很多多餘的人手都被六部借調——這也是六部和內府之間雖然互相看著不順眼,但是有沒有辦法真的撕破臉皮的原因之一。用著人家的人,結果還找人家的茬,未免有些不厚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