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213 字 10個月前

而再看看秦國當年的律法,實際上和這些亂世王朝的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動輒就是連坐之罪,鄰裡尚且要受到波及,更何況是一家一戶之中?

亂世當用重典固然不差,可是曆史上的秦朝在一統天下、九州之內再沒有戰爭的情況下依舊堅持原有的法律,自然會在某一天因為某一件事就直接導致民怨沸騰。大澤鄉起義或許隻是老天爺給秦朝開的一個玩笑,以水德立國的秦朝最後因為一場大雨而覆滅。但是實際上就算是沒有大澤鄉,還會有中澤鄉、小澤鄉。

百姓想要的不是在和平年代依舊嚴格甚至苛刻的律法,尤其是當這些律法再和徭役甚至直接和腦袋捆綁在一起的時候,更是顯得要命。既然朝廷想要要我們的性命,那我們也就隻能先把朝廷推翻了。

所以大漢的律法遠沒有之前所有律法那麼苛刻,律法之中涉及到人身性命的很多條款在曆次修訂之中也逐漸開始發生變化,原來的打多少棍這種單純的體罰逐漸變成了體罰加罰款,甚至有的因為惡意汙蔑等等引起的矛盾衝突,當事人還要在當地報紙等等地方上公開登報道歉。

有的人執拗剛強,不害怕刑罰;有的人家財萬貫,不害怕罰款;而有的人死皮賴臉,不害怕丟人。那大漢的律法就乾脆每一樣都來一點,總有一個能夠治得了你。

往往死皮賴臉的,家裡都沒有多少閒錢。

往往家財萬貫的都害怕刑罰,這一棍子打下去皮開肉爛不說,那一刀下去,自己一輩子的努力可就什麼都沒有了,錢沒有花完,人沒了,你說還有比這更悲慘的事情麼?

而往往性格剛強不認罰的,比較害怕丟人。堂堂一條街上人人稱讚的好漢,得公開的向彆人道歉,這也太掉麵子了,以後還怎麼和彆人稱兄道弟?

相比於單調的掉腦袋或者流放,這些做出調整的懲罰方式顯然更加人性化,也讓主審官能夠對症下藥。

在李藎忱看來,律法,並不是為了殺雞儆猴,通過懲罰一個人而讓其餘人噤若寒蟬,而是要讓被懲罰的那個人也意識到自己到底錯在了哪裡,從而能夠改過自新。

同時讓其餘人知道,犯法是可怕的,這種可怕並不隻是掉腦袋的可怕,還是關乎到自己名譽、錢財的可怕。

那些好財如命的商賈們、把名譽看的比什麼都高的名士們,自然也就會乖乖聽命。

除了朝廷這邊對於新的律法很看好之外,民間對於律法的呼聲實際上也比想象之中的要高。原因無他,亂世各朝雖然都有自己的律法,但是這些律法幾乎都雜亂無章,而且多數過於苛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