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趁大漢把注意力都放在北方的時候,先發製人。隻是很明顯,慕容世伏依舊還是有些理想化了,他到底應該沒有在短時間內說服各個部落的首領之類的,這場本來應該在漢軍拿下中原的時候就會爆發的戰爭一拖再拖,差點兒拖到漢軍要對西北動手。
不過吐穀渾各部都有各自的擔憂也很正常,在河西的部落當然那不希望以後對大漢俯首稱臣,過自己的小日子多舒服。而在高原上、尤其是在河源地區的部落,並不在乎這些。
我們那山清水秀的地方,距離中原還遠著呢,中原漢人想要怎麼折騰西域都隨便,和我們也沒有什麼關係,憑什麼要為了幫助你們那些河西的家夥就要搭上自己的性命?
所以這些部落即使是最後不得不聽從於吐穀渾王室的統一調遣,也是能拖就拖,慢慢悠悠的向戰場前進,最後造就了戰鬥已經爆發多半年,吐穀渾的後續兵馬才姍姍來遲的景象。
而且後麵拖拖拉拉的還不知道有多少人。
不過這些部落本身並沒有多少鬥誌,隻是壯一壯聲勢罷了,曆史上唐朝消滅吐穀渾,甚至還有一路兵馬不得不越過群山向南一直殺到河源地區,方才讓眾多也不知道是不打算參與此事還是覺得漢人反正也殺不過來的吐穀渾部落臣服,而這些部落在之前應該就沒有參與到吐穀渾和唐軍在河西等地的決戰之中,不然的話他們應該跟著時任吐穀渾國王的慕容伏允一起向西域逃才對。
真正具有威脅、也必然會在進攻之中下死力氣的,肯定還是之前抵達武威的吐穀渾王室直屬的兵馬。
之前西北尚且沒有明確表示某個城池“危在旦夕”,現在卻用了這個詞,讓李藎忱有些驚訝。
多了一些可能連炮灰都不如的對手,竟然能讓宇文忻他們驚慌,西北那邊必然還發生了彆的事。
果不其然,等李藎忱趕到太尉府,就聽見蕭世廉的聲音:“這些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胡人和羌人,等到討平了吐穀渾,我們去把他們一並鏟平!”
“怎麼回事,伯清發這麼大的脾氣?”李藎忱負手走進去。
張須陀和蕭世廉急忙見禮。
張須陀解釋道:“陛下,西北告急,羌人也出動上萬兵馬,配合吐穀渾從西南側進攻金城,直接威脅到武威防線的側翼,現在西北各軍疲於奔命,恐怕很難支撐太久了。”
李藎忱皺了皺眉,難怪。
這個慕容世伏果然還是有幾分本事的,竟然讓羌人也跟著他們一起進攻大漢。
羌人,一直都是西北安寧穩定不容忽視的一環,自從兩漢以來,漢人和羌人之間就一直是分分合合、爭鬥不休。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