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書院定位為大漢的太學,所以皇子入內讀書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尤其是李藎忱還打著支持龍門書院發展的旗號,更是讓朝堂上的群臣們雖然不知道陛下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但是也不好公然反對。
而這樣做帶來的負麵影響,自然就是很多人認為皇長子甚至皇後已經失去了陛下的寵信。不然的話皇長子本來應該是板上釘釘的大漢太子才對,這個時候陛下應該延請名師,在宮中教導治國理政之術,甚至帶在身邊批閱奏章、熟悉國家公務處理之流程才對,丟到書院裡麵去是想乾什麼?
唯一看上去能夠解釋通的,就是陛下已經對自己這個兒子很厭煩了,所以讓他去書院之中讀書,眼不見心不煩不,之後還有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憑借自己的血脈獲得一份工作,隻能和其餘的書生一起參與大漢的科舉考試。
雖然這也有點駭人聽聞,但是不見得不是事實。
所以一些本來就不和皇後或者以皇後為代表的南方官員站在一起、心思彆樣的人,自然就要開始煽動輿論了。
其實不需要這些饒煽動,群臣們心中多少肯定都有忐忑。陛下現在這個態度,是不是皇長子的太子之位沒有可能了,大家要不要轉而支持其餘年幼的皇子呢?
李藎忱雖事務繁忙,但是本來就已經決定在近期冊立太子,實際上他也隻是在等建康府那邊的回信罷了,對於民間的議論紛紛當然也不是不知道。
甚至李藎忱有理由相信,身為都官尚書的唐亦舜一直沒有在這件事上表明態度,甚至還迫使禮部尚書江總不得不主動向陛下詢問此事,也是因為歸根結底,出身巴蜀的唐亦舜同樣不樂意於看到李滄海登基,畢竟巴蜀官吏們從一開始歸入大漢之後就擺明了態度不想參與到南北官員之間來往的爭鋒之鄭
正如巴蜀現在在大漢之中的地位一樣,雖然不算南方也不算北方,但是因為作為龍興之地本來就有著更加超然的地位,而且巴蜀處於關中和南中的連接處,本來就是南北往來要衝,大漢對於巴蜀一向很是重視,更是給了巴蜀官員以立足於南北爭端之外的本錢。
反正你們兩邊就算不拉攏我們,至少也不會沒事來找我們的麻煩。
而本身巴蜀這邊也不是完全不參與到大漢皇位繼承饒競爭之中的,畢竟隻要在朝堂上,甚至隻要還是朝廷的官,多多少少都會被卷入這樣的爭鬥之中,這本來就是不可避免的。隻不過巴蜀這邊一向比較佛係,名義上表示對蕭湘的支持,但是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行動。
蕭湘本身出身就比較敏感,再加上之前吃過苦,對於再卷入皇位的爭奪中,而且還要麵對樂昌這樣的對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更何況孩子年紀還,自然不可能和皇長子那樣早早地已經和朝中重臣有所接觸,換而言之,根本就沒有同台對壘的本錢嘛,因此她也一樣比較佛係。
隻不過佛係歸佛係,但是絕對不代表著巴蜀官員們就真的打算直接給皇長子這邊開心打工了,他們也要在其中權衡利弊得失的,至少不能讓你們什麼事情都做得非常順利,不然的話也不能體現出來我們的重要性。因此冊立太子這種事情,應該是都官尚書帶著文官上書才對,唐亦舜一直拖拖拉拉,這件事自然就也隻能一拖再拖。
之前李藎忱的注意力一直沒有放在這上麵,自然也就沒有考慮過這些事,而偏偏樂昌等人在這件事上多少有些著急了,多少還是亂了方寸,因此李藎忱回過神來也隻能提醒他們一下。
陛下既然已經明示或者暗示了,唐亦舜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