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53 字 10個月前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意識,樂昌這些年主持內府才能如魚得水,同時這樣的思想實際上也通過她平日裡的交流逐漸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讓內府中的女官也好、所屬各個部門的女工也罷,都能夠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為家庭、為家裡的男人而奮鬥,同樣也是在為了自己而奮鬥。

不過話雖如此,當樂昌此時此刻看著前方低聲說著什麼的父子兩個,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寬慰和欣喜。

此時的她,依舊還是那個把家庭當做一切的小女人,這兩個男人的身影,給她無可替代的幸福感。

樂昌記得很久之前,李藎忱曾經說過:“人是要在外拚搏不假,但是回歸家庭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那個時候的她並不明白李藎忱身為皇帝,為什麼會有這些感慨,講道理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的,對於任何人來說,屋裡屋外都有內外之分,可是對於李藎忱來說應該是沒有的。

而到現在,樂昌越來越明白,李藎忱的這句話並不是說給自己的,而是說給她聽得。

雖然他已經是大漢的皇帝、號令天下,但是在同一個屋簷下、同一張床榻上,他依舊是自己的夫君,時時刻刻為自己著想,想到這裡,更讓樂昌心中平生一股暖意。

而李藎忱和李滄海之間的低語,被靜靜站在周圍的群臣們看在眼裡,有的人心裡自然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而有的人則暗暗歎氣。

不管陛下是在刻意的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太子的喜愛和支持,還是真的真情流露,這都表明至少短時間內無人能夠撼動太子的位置。

自然如願以償的人高高興興,本來就暗中想要做小動作的人則垂頭喪氣了。

李藎忱並沒有管身後這些人是什麼想法,他帶著李滄海來到祭壇上,先對著之前的祭天之壇,再對著祖廟和英烈堂依次行禮之後,李藎忱將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太子之印遞給李滄海。

“印璽為人一言一行之憑證,但凡加以印璽,就要對說出的話、做出的事負責。”李藎忱沉聲說道,“朕希望吾兒能夠謹言慎行、多加思考後再做決斷,但隻要下定決心,斷不能猶豫遲疑,當一力行之,吾兒可明白?”

李滄海很鄭重的點了點頭:“父皇之言,兒臣牢記在心。”

李藎忱親自把並不是非常大的印章掛在李滄海的腰間,又拿起來短劍:“此劍同父皇之劍一樣,為龍淵利刃,吹發立斷、削鐵如泥。然身為君王,當知何能殺,何不能殺,此劍既出鞘,再收回時必然關乎人命,吾兒可知道個中利害?”

“父皇,兒臣知之!”李滄海擲地有聲,“身為儲君,當手持龍淵劍,為父皇開疆拓土,討伐不臣,使普天之下,皆知我大漢為王!”

“好!”李藎忱幫他帶上佩劍,“左手持印,右手持劍,當知文武皆為國家之本,當左右權衡,使其並駕齊驅,不可傾向一側而使左右失衡。”

“兒臣牢記父皇所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