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城下。
原本應該從西北而來的敵人,此時突然變成從東南而來,讓武威將士們多少也有些不適應,畢竟這是他們期盼了太久援軍應該來的方向,結果到頭來出現的還是敵人,要說心裡不舒坦那是肯定的,甚至軍中士氣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
畢竟身在重圍之中的將士們,不知道外麵的局勢變化,不知道友軍到底在哪裡,有沒有在努力向這邊趕過來,一切都是未知數,自然也就讓人一直提心吊膽。
而且現在的武威守軍數量也沒有辦法和當初死守武威的時候相比了。宇文忻帶著一部分兵馬突圍而去,一並前往的還有史萬歲,留在城中的隻剩下了賀若弼和高勱。之前四個人把守同一個方向,現在驟然變成了一個人負責一個甚至兩個方向,當然無論是主將還是下麵的仗主和幢將們等等都能夠感受到壓力。
尤其是去而複返的吐穀渾主力帶給他們的壓力。
吐穀渾主力重新出現在武威東南,率軍在城東南挖掘壕溝並且修築壁壘的賀若弼心裡就已經清楚,肯定是宇文忻偷襲張掖得手,因此慕容世伏不能在率軍孤軍深入了。
當然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意味著漢軍主力正在向前推進,不然的話就算是背後受到打擊,隻要吐穀渾還能保持洮水的糧道暢通,更或者就地搜集糧食,也能夠先拿下天水或者安定之類的,讓自己在西北有一個立足之地,到時候也方便解決了背後的武威之後再重新向大漢縱深發動進攻。
向前壓迫的漢軍主力顯然逼迫著慕容世伏隻能後退。
所以賀若弼在看到氣勢洶洶的敵軍時候,反倒是舒了一口氣。
這場戰爭最刺激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不過最艱難的時候才剛剛到來。如果他們抵擋不住吐穀渾主力的話,那麼就不可能和漢軍主力配合儘可能的擊殺吐穀渾的有生力量,放任吐穀渾撤退,隻會留下後患不說,宇文忻的後路自然也變得非常危險。
因此必須要擋住吐穀渾!
武威的防禦現在很脆弱,賀若弼自己也沒有信心。
尤其是對上擺明要求活路的敵人。
武威東側和南側並沒有太多的壕溝,原本就隻有一條護城壕罷了,之後賀若弼又臨時開挖了兩條壕溝,但是因為城外的吐穀渾監視的兵馬多次向前進攻以求阻攔,賀若弼一度隻能率軍先後退,這自然而然就導致這兩條壕溝構成的防禦體係也隻是一個半成品罷了。
此時怕是靠不住了。
能夠靠得住的就隻有護城壕外一道胸牆,再加上武威城池本身。
這簡直比之前還凶險,但是賀若弼無從選擇。
這一場仗打到現在,也到了拚命地時候!
縱然防禦薄如紙,他也要擋住敵人。
漢軍將士們來往奔走,一個個神情堅毅。
這讓賀若弼不得不佩服於軍中的幾個主簿以及他們所從屬的這種軍事管理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