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決戰,隻是進行了第一步。
明擺著慕容世伏是被昨天晚上漢軍的突擊給打怕了,所以不敢直接和漢軍正麵較量罷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昨天漢軍騎兵突陣,一路上好一番燒殺破壞,營寨中本來就已經遍布缺口,此時就算是想要阻攔漢軍,也隻能依靠人命往上填罷了。
現在慕容世伏最珍惜的,可不就是人命。
所以他率軍撤退也在情理之中,總比死撐在這裡,被漢軍左右夾擊來得好。
不過這也意味著漢軍將士的士氣愈發高漲,更意味著慕容伏允所部和慕容世伏等人所率領的主力已經被分割開來。
好在慕容伏允並不是無路可走,很快就彙合駐紮在南門外的西域各部兵馬,想要向西撤退,可惜漢軍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南門上的漢軍火炮很快把南門外的區域覆蓋。
此時,史萬歲正親帶著突擊隊,殺出了南門!
且看那怒吼聲中、那滾滾煙塵中、那飛舞的箭矢之中,也不知道多少漢軍將士驟然衝出。
他們之中很多人身上還有傷口,隻是經過了簡單的包紮;他們之中很多人,刀上還有血跡,顯然不久前還在艱苦抵抗敵人的進攻。
而現在,他們反過來,如利刃一樣刺入敵人軍陣之中,再接著向兩側散開,把一切都攪亂!
這些苦戰日久的將士們,也終於等到了揚眉吐氣的一天。
而漢軍李詢所部也跟著沿著城牆向南門殺過去,死死壓著慕容伏允,迫使他隻能結寨自守。
漢軍的目的很明確,分割包圍之後,先破久戰疲憊的慕容伏允!
慕容世伏也察覺到事情不對勁,率軍重新向南進攻,可是裴子烈親自坐鎮,再加上城裡城外的漢軍早就已經合兵一處,哪裡會給他這個機會?
慕容世伏自然也不甘心。
他等在張掖城,期望能夠拿下張掖以揚眉吐氣隻是小事,關鍵還是要等慕容伏允趕到啊。
結果慕容伏允被漢軍給包圓了,那慕容世伏豈不是白白等在這裡了,還讓自家將士們看到了好一場“自家兄弟是怎麼被吊打的”好場麵。見死不救的話,慕容世伏這吐穀渾大可汗也不用當了。
因此雙方很快陷入膠著。
與此同時,漢軍主力也開入城,穿過北門,直接進攻原本躲在後麵的慕容孝雋所部。
期待著這場決戰的漢軍主力以及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納投名狀的各部落兵馬互為犄角向前進攻,慕容孝雋一時間還真攔不住,隻能回過身全力據守。
要不是慕容孝雋多少猜測到漢軍可能會選擇從北側殺出來阻斷自家的退路,因此還是在城西北的營寨中保留了一路偏師,這個時候真的有點兒難以支撐啊。
吐穀渾軍隊從西北營寨中衝出來,及時支援戰鬥,威脅到了漢軍的側翼,所以蕭珣也隻能無奈和梁屈蔥分兵。
且看,原本混雜在一起有些亂糟糟的漢軍,一分為二,蕭珣這個文官也披掛上陣,親自帶著漢軍將士撲向慕容孝雋所部的後方,從城池的東北角一直到遠處的大漠,都是雙方士卒的身影。
而梁屈蔥也帶著部下迎擊西北方向來的吐穀渾偏師,昨天晚上就是在這個地方被壓著打,今天對方的人數少了很多、對方的主心骨慕容孝雋也不在,而自己背後又有人撐腰,那還有啥好猶豫的,說什麼也得把場子找回來!
這些部落將士的鬥誌,可不比漢軍差。
彆忘了,現在至少在這局部戰場上,他們是在打順風仗,自然是越打越帶勁,那一路主動出擊的吐穀渾偏師,一時間也奈何不了他們,甚至還開始緩緩退卻。
不過蕭珣這邊,對上了全力以赴的慕容孝雋,一時間也難以前進。
張掖城外,看上去是漢軍在主動出擊以求將吐穀渾兵馬各個擊破,但是實際上卻是漢軍包夾吐穀渾兵馬、吐穀渾又包夾漢軍兵馬,甚至西城門外還有一些幾乎被遺忘了的、且忠誠於吐穀渾的小部落,自己還是攻城,好不熱鬨。